參考消息網12月7日報道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2月5日發表了題為《中國正在播下產業和社會變革的種子,以兌現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承諾》的報道稱,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產業將引領前所未有的產業轉型,以便在不到40年的時間內斥資約5萬億美元,使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成為一個碳中和國家。數據顯示,中國已經是全球領先的太陽
參考消息網12月7日報道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2月5日發表了題為《中國正在播下產業和社會變革的種子,以兌現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承諾》的報道稱,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產業將引領前所未有的產業轉型,以便在不到40年的時間內斥資約5萬億美元,使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成為一個碳中和國家。數據顯示,中國已經是全球領先的太陽能設備生產國和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市場。全文摘編如下:
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水電、風能和太陽能生產國,為了實現承諾的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它必須減少大部分化石燃料生產,并大規模安裝更多設備來利用大自然的能源。
分析人士說,通向碳中和的不確定旅程將是一個漸進的、有時甚至是痛苦的過程,因為它將改變數千萬人的生計,涉及數萬億美元的資金投入。
倫敦的資源咨詢公司伍德-麥肯茲公司亞太市場和轉型部門負責人普拉卡什·夏爾馬說:“這一轉變最具挑戰性的部分,不是投資或者可再生能源產能的增加,而是社會轉型。(削減)煤炭產能將導致煤礦就業崗位減少,影響到依靠煤炭收入和就業的省份。”
作者: 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