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1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全文如下: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2020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走新時代能源高質量發展之路 。ㄒ唬┠茉窗踩聭鹇浴 。ǘ┬聲r代能源政策理念 二、能源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 。ㄒ唬┠茉垂⿷U夏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1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全文如下:
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
(2020年12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走新時代能源高質量發展之路
(一)能源安全新戰略
。ǘ┬聲r代能源政策理念
二、能源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
。ㄒ唬┠茉垂⿷U夏芰Σ粩嘣鰪
(二)能源節約和消費結構優化成效顯著
。ㄈ┠茉纯萍妓娇焖偬嵘
。ㄋ模┠茉磁c生態環境友好性明顯改善
(五)能源治理機制持續完善
。┠茉椿菝窭癯晒S碩
三、全面推進能源消費方式變革
。ㄒ唬⿲嵭心芎碾p控制度
。ǘ┙∪澞芊煞ㄒ幒蜆藴鼠w系
。ㄈ┩晟乒澞艿吞技钫
(四)提升重點領域能效水平
(五)推動終端用能清潔化
四、建設多元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
。ㄒ唬﹥炏劝l展非化石能源
(二)清潔高效開發利用化石能源
(三)加強能源儲運調峰體系建設
。ㄋ模┲С洲r村及貧困地區能源發展
五、發揮科技創新第一動力作用
。ㄒ唬┩晟颇茉纯萍紕撔抡唔攲釉O計
(二)建設多元化多層次能源科技創新平臺
(三)開展能源重大領域協同科技創新
。ㄋ模┮劳兄卮竽茉垂こ烫嵘茉醇夹g裝備水平
(五)支持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發展
六、全面深化能源體制改革
。ㄒ唬嫿ㄓ行Ц偁幍哪茉词袌
。ǘ┩晟浦饕墒袌鰶Q定能源價格的機制
(三)創新能源科學管理和優化服務
。ㄋ模┙∪茉捶ㄖ误w系
七、全方位加強能源國際合作
(一)持續深化能源領域對外開放
。ǘ┲ν七M共建“一帶一路”能源合作
。ㄈ┓e極參與全球能源治理
(四)攜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ㄎ澹┕餐龠M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的中國主張
結束語
前言
能源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基礎和動力,攸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關系人類生存和發展,對于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增進人民福祉至關重要。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逐步建成較為完備的能源工業體系。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適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需要,推進能源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消費國和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最快的國家。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發展進入新時代,中國的能源發展也進入新時代。習近平主席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新時代中國能源發展指明了方向,開辟了中國特色能源發展新道路。中國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推進能源消費方式變革,構建多元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深化能源體制改革,持續推進能源領域國際合作,中國能源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生態興則文明興。面對氣候變化、環境風險挑戰、能源資源約束等日益嚴峻的全球問題,中國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在努力推動本國能源清潔低碳發展的同時,積極參與全球能源治理,與各國一道尋求加快推進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新道路。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新時代中國的能源發展,為中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也為維護世界能源安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促進世界經濟增長作出積極貢獻。
為介紹新時代中國能源發展成就,全面闡述中國推進能源革命的主要政策和重大舉措,特發布本白皮書。
一、走新時代能源高質量發展之路
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積極適應國內國際形勢的新發展新要求,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新道路,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更好服務美麗中國、健康中國建設,更好推動建設清潔美麗世界。
(一)能源安全新戰略
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貫徹“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
——推動能源消費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費。堅持節能優先方針,完善能源消費總量管理,強化能耗強度控制,把節能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堅定調整產業結構,高度重視城鎮化節能,推動形成綠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在全社會倡導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培育節約能源和使用綠色能源的生產生活方式,加快形成能源節約型社會。
——推動能源供給革命,建立多元供應體系。堅持綠色發展導向,大力推進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加快提升非化石能源在能源供應中的比重。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推動油氣增儲上產。推進煤電油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完善能源輸送網絡和儲存設施,健全能源儲運和調峰應急體系,不斷提升能源供應的質量和安全保障能力。
——推動能源技術革命,帶動產業升級。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綠色能源技術創新體系,全面提升能源科技和裝備水平。加強能源領域基礎研究以及共性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強化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著力推動數字化、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與能源清潔高效開發利用技術的融合創新,大力發展智慧能源技術,把能源技術及其關聯產業培育成帶動產業升級的新增長點。
——推動能源體制革命,打通能源發展快車道。堅定不移推進能源領域市場化改革,還原能源商品屬性,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能源市場。推進能源價格改革,形成主要由市場決定能源價格的機制。健全能源法治體系,創新能源科學管理模式,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強規劃和政策引導,健全行業監管體系。
——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實現開放條件下能源安全。堅持互利共贏、平等互惠原則,全面擴大開放,積極融入世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能源綠色可持續發展,促進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積極參與全球能源治理,加強能源領域國際交流合作,暢通能源國際貿易、促進能源投資便利化,共同構建能源國際合作新格局,維護全球能源市場穩定和共同安全。
(二)新時代能源政策理念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牢固樹立能源發展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務人民的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用能、貧困人口用能作為能源發展的優先目標,加強能源民生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能力建設,提高能源普遍服務水平。把推動能源發展和脫貧攻堅有機結合,實施能源扶貧工程,發揮能源基礎設施和能源供應服務在扶貧中的基礎性作用。
——堅持清潔低碳導向。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把清潔低碳作為能源發展的主導方向,推動能源綠色生產和消費,優化能源生產布局和消費結構,加快提高清潔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和污染物排放水平,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建設美麗中國。
——堅持創新核心地位。把提升能源科技水平作為能源轉型發展的突破口,加快能源科技自主創新步伐,加強國家能源戰略科技力量,發揮企業技術創新主體作用,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推動能源技術從引進跟隨向自主創新轉變,形成能源科技創新上下游聯動的一體化創新和全產業鏈協同技術發展模式。
——堅持以改革促發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深入推進能源行業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建設高標準能源市場體系。加強能源發展戰略和規劃的導向作用,健全能源法治體系和全行業監管體系,進一步完善支持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財稅金融體制,釋放能源發展活力,為能源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面對日趨嚴峻的全球氣候變化形勢,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深化全球能源治理合作,加快推動以清潔低碳為導向的新一輪能源變革,共同促進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共建清潔美麗世界。
二、能源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
中國堅定不移推進能源革命,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發生重大變革,能源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不斷優化,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生產生活用能條件明顯改善,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持續增強,為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重要支撐。
(一)能源供應保障能力不斷增強
基本形成了煤、油、氣、電、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生產體系。初步核算,2019年中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達39.7億噸標準煤,為世界能源生產第一大國。煤炭仍是保障能源供應的基礎能源,2012年以來原煤年產量保持在34.1億-39.7億噸。努力保持原油生產穩定,2012年以來原油年產量保持在1.9億-2.1億噸。天然氣產量明顯提升,從2012年的1106億立方米增長到2019年的1762億立方米。電力供應能力持續增強,累計發電裝機容量20.1億千瓦,2019年發電量7.5萬億千瓦時,較2012年分別增長75%、50%?稍偕茉撮_發利用規模快速擴大,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均居世界首位。截至2019年底,在運在建核電裝機容量6593萬千瓦,居世界第二,在建核電裝機容量世界第一。
能源輸送能力顯著提高。建成天然氣主干管道超過8.7萬公里、石油主干管道5.5萬公里、33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長度30.2萬公里。
能源儲備體系不斷健全。建成9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取得初步成效,煤炭生產運輸協同保障體系逐步完善,電力安全穩定運行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能源綜合應急保障能力顯著增強。
(二)能源節約和消費結構優化成效顯著
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2012年以來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累計降低24.4%,相當于減少能源消費12.7億噸標準煤。2012年至2019年,以能源消費年均2.8%的增長支撐了國民經濟年均7%的增長。
能源消費結構向清潔低碳加快轉變。初步核算,2019年煤炭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為57.7%,比2012年降低10.8個百分點;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為23.4%,比2012年提高8.9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15.3%,比2012年提高5.6個百分點,已提前完成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的目標。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2019年新增量和保有量分別達120萬輛和380萬輛,均占全球總量一半以上;截至2019年底,全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達120萬處,建成世界最大規模充電網絡,有效促進了交通領域能效提高和能源消費結構優化。
(三)能源科技水平快速提升
持續推進能源科技創新,能源技術水平不斷提高,技術進步成為推動能源發展動力變革的基本力量。建立完備的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鏈,成功研發制造全球最大單機容量100萬千瓦水電機組,具備最大單機容量達10兆瓦的全系列風電機組制造能力,不斷刷新光伏電池轉換效率世界紀錄。建成若干應用先進三代技術的核電站,新一代核電、小型堆等多項核能利用技術取得明顯突破。油氣勘探開發技術能力持續提高,低滲原油及稠油高效開發、新一代復合化學驅等技術世界領先,頁巖油氣勘探開發技術和裝備水平大幅提升,天然氣水合物試采取得成功。發展煤炭綠色高效智能開采技術,大型煤礦采煤機械化程度達98%,掌握煤制油氣產業化技術。建成規模最大、安全可靠、全球領先的電網,供電可靠性位居世界前列。“互聯網+”智慧能源、儲能、區塊鏈、綜合能源服務等一大批能源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正在蓬勃興起。
(四)能源與生態環境友好性明顯改善
中國把推進能源綠色發展作為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打贏藍天保衛戰。煤炭清潔開采和利用水平大幅提升,采煤沉陷區治理、綠色礦山建設取得顯著成效。落實修訂后的《大氣污染防治法》,加大燃煤和其他能源污染防治力度。推動國家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內新建、改建、擴建用煤項目實施煤炭等量或減量替代。能源綠色發展顯著推動空氣質量改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排放量大幅下降。能源綠色發展對碳排放強度下降起到重要作用,2019年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8.1%,超過了2020年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標,扭轉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
(五)能源治理機制持續完善
全面提升能源領域市場化水平,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市場活力明顯增強,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辦事創業更加便利。進一步放寬能源領域外資市場準入,民間投資持續壯大,投資主體更加多元。發用電計劃有序放開、交易機構獨立規范運行、電力市場建設深入推進。加快推進油氣勘查開采市場放開與礦業權流轉、管網運營機制改革、原油進口動態管理等改革,完善油氣交易中心建設。推進能源價格市場化,進一步放開競爭性環節價格,初步建立電力、油氣網絡環節科學定價制度。協同推進能源改革和法治建設,能源法律體系不斷完善。覆蓋戰略、規劃、政策、標準、監管、服務的能源治理機制基本形成。
(六)能源惠民利民成果豐碩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能源發展的根本出發點,保障城鄉居民獲得基本能源供應和服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鄉村振興中發揮能源供應的基礎保障作用。2016年至2019年,農網改造升級總投資達8300億元,農村平均停電時間降低至15小時左右,農村居民用電條件明顯改善。2013年至2015年,實施解決無電人口用電行動計劃,2015年底完成全部人口都用上電的歷史性任務。實施光伏扶貧工程等能源扶貧工程建設,優先在貧困地區進行能源開發項目布局,實施能源惠民工程,促進了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和貧困人口收入增加。完善天然氣利用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天然氣供應區域,提高民生用氣保障能力。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取得明顯進展,改善了城鄉居民用能條件和居住環境。截至2019年底,北方地區清潔取暖面積達116億平方米,比2016年增加51億平方米。
作者: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