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筆者從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獲悉,“十三五”期間,廣西壯族自治區電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電力市場化交易規模持續擴大,交易品種不斷增加。截至2020年11月底,廣西已累計組織273批次電力市場化交易,直接交易電量超2386億千瓦時,傳導紅利232億元,為7458家企業降低用電成本,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速連續兩年領跑全國
日前,筆者從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獲悉,“十三五”期間,廣西壯族自治區電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電力市場化交易規模持續擴大,交易品種不斷增加。截至2020年11月底,廣西已累計組織273批次電力市場化交易,直接交易電量超2386億千瓦時,傳導紅利232億元,為7458家企業降低用電成本,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速連續兩年領跑全國。
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文件印發,拉開我國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的序幕。廣西地區先試先行,2016年6月29日,國內首家由發用電企業、電網企業、電力用戶、第三方機構等多方組成的相對獨立的股份制電力交易機構——廣西電力交易中心正式掛牌成立。
5年來,廣西以市場化機制消納清潔能源,在國內最先推動核電進入市場,市場化率超70%,排名全國第一。組織水火(核)發電權交易30批次,消納富余水電99.6億千瓦時,助力廣西連續多年零棄水,實現清潔能源全額消納!
5年來,廣西電力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加快放開發用電計劃。結合全區電源、電網特性和市場供需實際,推出了“常規+特色”的5大類11個交易品種,交易放開至所有10千伏及以上大工業用戶,全區電力市場主體準入達8527家,比2016年增長了50倍,市場參與率達94%!
5年來,廣西電力市場體制機制逐步成熟完善,精心設計了“1+N”的市場交易體系,逐步形成了“發用解耦+月結年清+合約轉讓+偏差處理”的市場機制,交易平臺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服務國家脫貧攻堅、興邊富民等重大戰略在廣西落實落地,組織左右江革命老區、沿邊地區市場交易,累計降低用電成本超過96.6億元;首次策劃多年長協交易,推動百色銀海鋁停產多年的15萬噸電解鋁產能復產,支持廣西特色產業布局轉型發展!
2020年1~11月,廣西直接交易完成電量達676.8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2%,占區內售電量近50%,降低用戶購電成本68億元,用戶平均降幅10.05分/千瓦時,市場化程度排名全國第5。于2020年11月底組織完成的2021年度長協交易成交電量330億千瓦時,創歷史新高,預計可傳導改革紅利15億元,助力穩定2021年廣西實體經濟基本盤!
“十四五”期間,廣西將不斷完善電力市場體制機制建設,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作者:歐陽媛 韋露 蔣新星 黃飛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