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彭博社新聞披露,至少兩家中國光伏頂級制造商簽署加入美國太陽能行業協會(SEIA)發起的反“強迫勞動”聯盟,承諾在太陽能供應鏈中撇清“強迫勞動”。同日SEIA也在官網公告,聯署承諾的公司已經達到175家,至少有5家中國光伏制造商在列,其中4家為2020年全球光伏組件前五強。上月8日該協會宣布組建反“強迫勞動
2月4日,彭博社新聞披露,至少兩家中國光伏頂級制造商簽署加入美國太陽能行業協會(SEIA)發起的反“強迫勞動”聯盟,承諾在太陽能供應鏈中撇清“強迫勞動”。
同日SEIA也在官網公告,聯署承諾的公司已經達到175家,至少有5家中國光伏制造商在列,其中4家為2020年全球光伏組件前五強。
上月8日該協會宣布組建反“強迫勞動”聯盟時已簽署的115家企業主要是美國境內企業。175家參與聯署的主要是美國境內開發光伏電站需要使用光伏組件的公司,少部分組件供應商。
該協會并稱此項聯署在余下的幾個月里繼續開放。
至此美借光伏行業反“強迫勞動”聯盟完成了對中國光伏的圍獵。
繼SEIA牽頭發起聯合簽署反對太陽能供應鏈“強迫勞動”承諾的倡議后,中國光伏制造商為撇清”強迫勞動“而貿然站隊,客觀上分化了中國光伏產業鏈,也讓美方誤解成中國光伏制造商與中國政府不一樣的原則立場。
這些中國光伏制造商可能只是想聲明反對“強迫勞動”的原則立場,為了不被美國市場拒之門外而選擇接受去”強迫勞動“的所謂”合規性審查“。
但美方一開始提出反對“強迫勞動”就是直指中國新疆地區。包括推動《維吾爾族強迫勞動預防法》(《維法案》),我一個律師朋友告知,《維法案》的關鍵條款是設立一個可推翻的有罪推定,即在新疆或中國與“扶貧”或“對口援助”有關的任何人的勞動均構成強迫勞動。強迫勞動制成的商品不允許進口到美國。上個月美國海關就對新疆產棉花西紅柿簽發禁止放行令。
當然《維法案》去年9月美眾院通過,已于上個月12日失效,拜登新政府上臺后也可能重啟。
而圍獵中國光伏,已經不必等待這個法令。無須海關的禁止放行令,簽署了承諾的企業,必須主動展示,并向美國進口商證明自己的供應鏈與新疆無關。
SEIA副主席在聲明中抑制不住地亢奮:“我們的行業不會容忍“強迫勞動”。鑒于新疆發生了濫用勞工的報道,并且無法在新疆進行獨立的追溯審核,太陽能公司的供應鏈應立即撤離該地區。我們已經持續呼吁了幾個月,期望主要供應商最遲在2021年6月之前退出。”
簽署承諾是美方借SEIA反“強迫勞動”聯盟做局。利用中國光伏廠商不想放棄美國市場的訴求,聲明反對“強迫勞動”的原則立場,然后去自證產品的生產,以及原料和器件的供應均不涉及強迫勞動。而所有的前提是,單方面認定涉及“強迫勞動”的就是中國新疆地區。美國太陽能協會上個月建立承諾聯盟的聲明中已經把“強迫勞動”與新疆地區劃等號。
其實不僅美國歐盟反對“強迫勞動”,中國同樣明令禁止。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在1月18日就對此事發出聲明。中國多晶硅企業大全新能源也聲明對“強迫勞動”零容忍。
但無論政府、協會、還是企業聲明,都同時闡明堅決不接受對新疆涉“強迫勞動”的莫須有罪名!
美國太陽能協會最新表示將繼續與立法機構、海關、拜登政府及其國際伙伴合作,確保進口美國的太陽能產品被證明沒有“強迫勞動”。太陽能公司通過簽署承諾,共同合作反對“強迫勞動”這樣的惡劣行徑。并確保各企業所使用和生產的產品屏蔽新疆或世界其他地區的“強迫勞動”。
而所謂的不涉及“強迫勞動”的光伏產品,就等同于不產自新疆,不用新疆產的多晶硅,不用新疆產的工業硅生產的多晶硅,甚至光伏組件的鋁邊框也不能是新疆產的電解鋁,連生產過程使用的能源也不能有新疆煤炭發的電。
默認對新疆“強迫勞動”的指責,就會讓中國光伏進入美方設計的死循環。
以人權為名為美國所抵制的生產,也會被歐美乃至全世界拒之門外。
盡管產業同仁各有打算,我還是要在情事惡化時再次吹哨,唯愿上下團結一心,長遠謀劃,應對比當年遭受美國“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更重大的危機。
(作者系中國有色金屬硅業協會專家委副主任)
作者:呂錦標 來源:中國有色金屬硅業協會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