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四五”規劃綱要到政府工作報告,再到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施工圖”日漸清晰。《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近期從中央部委到地方再到行業企業,均在加速編制碳達峰行動方案,減碳進程按下“快進鍵”。業內專家認為,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能源、交通、工業
從“十四五”規劃綱要到政府工作報告,再到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施工圖”日漸清晰。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近期從中央部委到地方再到行業企業,均在加速編制碳達峰行動方案,減碳進程按下“快進鍵”。業內專家認為,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能源、交通、工業、建筑等多個重點行業將迎來新一輪變革。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從結構上看高碳的化石能源占比約85%。要達到減碳目標,控制化石能源總量和提高利用效能勢在必行。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提出,要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通過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推動能源革命,力爭實現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消費量梯次達峰。”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表示,應盡快發布煤炭和石油消費達峰時間。
與此同時,可再生能源替代也將提速。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提出,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通知,引導加大對風電和光伏發電等行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國家能源局表態,將制定更加積極的新能源發展目標,推進陸上風電和光伏發電全面實現平價無補貼上網。同時,將出臺推動能源領域碳達峰相關政策,涉及促進能源低碳智慧轉型、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新一代電力系統建設、新型儲能發展等重點任務。
多地也在積極謀劃優化產業結構,實現低碳發展。例如,河北將嚴格控制新增煤電裝機規模,大力發展光電、風電、氫能等非化石能源。內蒙古提出,打造風能、太陽能、氫能、儲能四大新型能源產業,初步計劃“十四五”時期實施30余個項目、完成投資近千億元。寧夏力爭2021年清潔能源產業產值達到480億元以上。
政策帶動下,能源企業綠色轉型腳步加快。作為我國最大的煤基能源企業,國家能源集團抓緊制定2025年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華電集團等發電企業同樣明確提前實現碳達峰的時間表,將逐步關閉火力發電,加快提升新能源比重。國家電網未來5年將年均投入超過700億美元來推動電網向能源互聯網升級,促進能源清潔低碳轉型。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油氣公司也全面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并在新能源、氫能領域加大投入。
同樣面臨變革的還有工業、建筑、交通等主要終端能耗行業。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提出,要實施重點行業領域減污降碳行動,工業領域要推進綠色制造,建筑領域要提升節能標準,交通領域要加快形成綠色低碳運輸方式。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工業和信息化部了解到,工信部今年將實施工業低碳行動和綠色制造工程,并制定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碳達峰行動方案和路線圖。今年要大幅壓縮鋼鐵冶煉能力,確保粗鋼產量同比下降。
近期,環保部門加大對鋼鐵、焦化等多個重點行業的減排監督力度,山東、河北等地也加快推進這些行業產能淘汰和整合,同時嚴控新增產能。
交通行業也是減污降碳關鍵領域之一。交通運輸部今年的重點任務之一就是加快運輸結構調整,制定交通運輸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
“要依靠電氣化推進低碳化,新能源汽車就是典型例子。”王金南判斷,跟消費相關的電氣化產業是未來的朝陽產業。方正證券研報認為,交通運輸領域減排重在公共領域用車,新能源環衛車需求有望加速釋放,預計市場空間接近9000億元。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孫傳旺認為,未來,建筑領域的節能標準將提升,綠色建筑將融入新型城鎮化建設,建材行業、新型材料研發與生產將迎來新機遇。
作者:王璐 向家瑩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