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1-3月光伏硅料長協加權均價為85元/kg、94元/kg、109元/kg。3月價格相較2020年12月的82元/kg上漲了27元/kg。另外,4月硅料長協交易價格為130元/kg,比3月上漲了21元/kg,單月漲幅超過20%。相當于增加組件成本約0.06-0.07元/W。硅料價格上漲,也引起光伏產業鏈下游硅片、電池片、組
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1-3月光伏硅料長協加權均價為85元/kg、94元/kg、109元/kg。3月價格相較2020年12月的82元/kg上漲了27元/kg。另外,4月硅料長協交易價格為130元/kg,比3月上漲了21元/kg,單月漲幅超過20%。相當于增加組件成本約0.06-0.07元/W。
硅料價格上漲,也引起光伏產業鏈下游硅片、電池片、組件價格上漲。據了解,自2020年12月至今,硅料價格上漲已造成的組件成本漲幅高達0.14-0.16元/W。
在此背景下,光伏產業鏈價格何時能夠出現拐點?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以多晶硅為例,多晶硅生產成本中占比最多的是電價,電價不存在市場波動很大的問題。引起多晶硅價格上漲和波動的主要原因是市場供應以及人為干預。”
據了解,自“30·60”雙碳目標提出后,社會對于光伏市場的發展有著樂觀預期。除了制造企業從中獲益以外,也有大量其他資本涌入,而期貨投資在資本投資中頗受關注。
“一些企業反映,有類似投資期貨的機構介入,集中采購一些硅料,而制造企業為避免訂單交付時出現問題,今年也會加大庫存。硅料漲價是由于大家普遍看好光伏發展前景導致的連鎖反應。”上述專家表示。
“目前硅料價格維持著很好的利潤水平,再繼續上漲并不現實,近一年里能夠穩中有降是大家愿意看到的情況。”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指出。
從產業鏈來看,硅料價格持續上漲帶來了連鎖反應,硅片、電池片、組件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
同時,在硅料價格上漲的過程中,光伏制造產業鏈各環節展現了不同的承壓能力,硅片環節承壓能力較強,可以迅速通過調價進行價格傳導。今年以來,硅片廠家三次上調價格,將上游原材料漲價的壓力悉數向下游傳導,保持穩定的盈利能力。
日前,隆基公示單晶硅片價格,其中G1、M6(170微米厚度)報價為3.65元/片、3.75元/片,M10(175微米)報價為4.56元/片,4月報價保持不變;隨后,通威也公布了4月電池片價格,除多晶電池上漲0.01元/W,單晶產品全線降價。其中210毫米電池降價0.13元,166毫米降價0.14元,158.75毫米略降0.02元。
據了解,2021年通威電池片價格在1月和2月保持穩定,3月單晶電池各產線定價上漲0.05元,而本輪降價之后,其166毫米和210毫米電池片均低于年初價格,158.75毫米仍較年初高0.03元。
在硅料價格持續走高的同時,硅片龍頭企業價格維穩、電池龍頭企業價格下調,是否預示產業鏈價格拐點已經到來?
“這個難說。價格上漲過多會影響到下游投資熱情,我認為此次價格拐點的出現可能只是為了穩定市場。但如果市場放量較多,只有在一定程度上維持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價格才會有所放緩。因此這個拐點可能有待商榷。”上述業內專家表示。
“最近部分企業的硅片、電池片的價格其實已經出現了分歧,企業根據自身對市場的判斷來提前布局。”彭澎指出,“據我們了解,二季度還是有生產企業訂單不滿,一方面是因為本身價格過高,很多以前的項目開不了工。”
記者了解到,4月下游組件端開工情況仍舊低迷,部分廠家4月電池片采購量計劃下調,多以自身產能提供;電池片企業在清明連假休產3至7天不等、部分廠家有改造產線計劃。但整體電池片廠家開工率下調幅度仍相對組件來的緩慢、部分廠家仍有庫存堆積的現象。
當前光伏產業鏈的價格情況還會持續多久?
在彭澎看來,目前的“價格戰”不會維持太久。“馬上就會有更多的硅片、電池片等其他組件,包括硅料的新增產能陸續釋放,最終光伏還會回到其既定的降價規律上。現在短期的價格是由于供需關系的問題形成了一定的波動,但伴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全球市場的增長也會回歸常態。”
短期供需不平衡引起的價格波動是市場規律,但光伏企業更應看重長周期發展目標。
“我認為價格的波動是瞬息萬變的狀態,不會一直維持一種趨勢。”上述業內專家指出,“另外,我認為產業鏈上的企業要建設整體的協同能力。不能因為某個環節利潤高就都去投資,尤其是技術及研發儲備不夠的企業大量涌入,對行業的長遠發展來講并無益處。”
作者:姚美嬌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