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資源小省、用能大省的浙江,在“碳達峰”“碳中和”大背景下,如何減排?面對我國以煤炭為主的高碳能源結構快速向清潔能源為主的低碳能源結構轉變,浙江能源會如何發展?從浙北長興臨近蘇皖的丘陵山地到杭州灣再到東海之濱,近日,記者和浙江能源的主力軍——浙江省能源集團公司的工作人員一起“碳”索浙江,走訪相關項目,試圖從他們的探
能源資源小省、用能大省的浙江,在“碳達峰”“碳中和”大背景下,如何減排?面對我國以煤炭為主的高碳能源結構快速向清潔能源為主的低碳能源結構轉變,浙江能源會如何發展?從浙北長興臨近蘇皖的丘陵山地到杭州灣再到東海之濱,近日,記者和浙江能源的主力軍——浙江省能源集團公司的工作人員一起“碳”索浙江,走訪相關項目,試圖從他們的探索實踐里尋找答案。
種樹養雞光伏發電“煤都”轉型氣象新
長興,曾經被稱為“浙江煤都”。長廣煤礦就坐落在長興西部、長興和廣德交界的浙皖邊界丘陵山地中。這個浙江唯一的大中型煤礦,前些年被浙能集團吸收合并后已關停全部礦井,復墾后發展種植養殖業,還建起了新能源、新材料的工業園區,瞄準新能源電池生產。原本挖煤的礦工、繁忙的礦場正陸續轉型。
在一個多云的日子,我們來到位于長興縣泗安鎮的浙能長興仙豐地面光伏電站。藍天和縷縷白云相間,和風輕拂。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上,綠意盈眼,一排排光伏板排布其中,遠遠望去,仿佛錯落有致的屋頂。
“這個光伏電站占地2500畝,總裝機容量為8.43萬千瓦。”緩步行走在山間小道上,浙能長興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袁文清介紹。一座座輸電塔連接電站與千家萬戶,25萬多塊光伏面板產生的電源源不斷并入當地電網,這個省重點工程目前已實現滿負荷運行,2017年6月投產以來,已累計發電3.3億千瓦時,與同類煤電機組相比,共減排二氧化碳25.7萬噸。
然而,這樣的成績在浙能人眼里遠遠不夠。這個建在丘陵緩坡上的光伏電站,建設之初就采用一地兩用、一光兩照的“農光互補”形式設計開發。一排光伏一排桃,來到田埂上,頭頂的光伏板如同庇蔭一般。身處其間,視野十分開闊,田間地頭的風景盡入眼簾。
浙能長興仙豐光伏電站站長孫增軍說:“與一般貼地、貼屋頂的光伏電站不同,農光互補光伏電站在建設過程中,充分考慮了農業開發需要,仙豐光伏所有光伏組件的最低點離地高度大于2米,為農業種植留下了空間。”同時,所有管樁采用PC管樁,不破壞耕作層;所有電纜下埋于地面,不影響耕作操作;全場鋪設管網,不降低灌溉水平。這些措施,都使這些荒坡丘陵更加適合農作物種植。
這邊翠綠的桃葉間結出了帶絨毛的桃子,另一邊一壟壟茶樹的嫩芽隨風舒展,黃茶長勢正好。光伏站建好后不久,就吸引了附近泗安長崗嶺村民夏定寶來承包光伏電站的茶山,今年首批茶葉已經上市。
“茶葉、油茶、水蜜桃……這塊地還種了垂絲海棠,等到開花的時候來看,肯定更有味道。”夏定寶興致勃勃地說。在電站廠區內,該公司選定了100畝作為農業示范區。“什么都試著種一點,然后選擇高附加值的作物來推廣。”
沿著田埂走到盡頭,眼前是一池碧水,分列兩行的鴨子和白鵝在水面劃出道道水波,叫聲此起彼伏。伴隨著我們的到來,田間也熱鬧起來,成群的雞追著喂食者跑。夏定寶告訴我們,在種植之余,他們也養起了家禽、家畜。“這些在林間盡情奔跑的雞,土生土養,雞糞還是不錯的有機肥。”有山有水、有樹有花,再加上雞鴨鵝的陣陣鳴叫,這個光伏電站帶有十足的鄉村韻致。
像這樣的光伏電站,在浙江、江西、安徽、江蘇,浙能集團已建設了不少,孫增軍也走出長興,在杭州的辦公室里,就可以依托浙能光伏信息化電站控制系統,遠程集約化管理10多座光伏電站。
浙能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向陽告訴我們,除了以上這些實踐外,浙能集團還組建了國內首支綠色能源產業基金。目前,綠能基金實現投資75億元,浙能碳資產被列入工信部2020年度首批節能診斷服務機構。同時以棗泉、鳳臺、嘉華電廠為試點開展碳配額遠期交易試點項目,已盤活碳配額26萬噸,成功探索出碳融資模式,推動減排資源轉化為經濟效益。他們還從天津碳交易所引進專門人才,準備借助今年全國碳交易市場上線的契機,穩妥推進碳金融交易業務。
作者:張帆 王玉賓 朱將云) 來源:浙江日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