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開年以來,在“雙碳”目標的引領下,光伏電站開發熱情持續升溫。據統計,廣東、湖北、廣西、安徽、遼寧等10省區前3個月大于6MW的光伏電站項目備案規模已超45GW。2021年4月份至今,湖北、河北、廣西及安徽四地累計光伏備案規模超30GW。進入二季度,隨著國家層面相關政策陸續落實,光伏電站投資入白熱化階
2021年開年以來,在“雙碳”目標的引領下,光伏電站開發熱情持續升溫。據統計,廣東、湖北、廣西、安徽、遼寧等10省區前3個月大于6MW的光伏電站項目備案規模已超45GW。2021年4月份至今,湖北、河北、廣西及安徽四地累計光伏備案規模超30GW。
進入二季度,隨著國家層面相關政策陸續落實,光伏電站投資入白熱化階段。6月11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2021年新能源上網電價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了2021年光伏發電、風電等新能源上網電價政策,要求新建項目執行燃煤發電基準價。2021年起,對新備案集中式光伏電站、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項目和新核準陸上風電項目,中央財政不再補貼,實行平價上網。2021年新建項目上網電價按當地燃煤發電基準價執行;新建項目可自愿通過參與市場化交易形成上網電價,以更好體現光伏發電、風電的綠色電力價值。
業內專家解讀,所謂新建項目指的是2021年新備案光伏和新核準的風電項目,政策適用范圍主要是2021年核準或備案、但實際在2022年及以后并網的風光項目,這再一次激發了企業積極備案的熱情。
分省份來看,湖北以17.95GW備案項目一馬當先,廣西備案9.8GW,河北和安徽備案項目分別達到1.47GW和1.3GW。湖北省截至6月17日備案項目達到1330個,6月以來備案269個,規模2.36GW。5月份備案項目560個,規模9GW。4月份備案項目501個,超4GW。
從項目類型來看,地面電站規模在28.68GW,仍然占據主流。在大型地面電站項目中,一體化項目、光儲項目備案日益增多,廣西及湖北兩省一體化項目備案規模超6.2GW。數據顯示,單個項目在10MW及以上、總備案規模超100MW的企業共有61家。
在上述項目中,100KW以上10MW以下的項目共有159個,總規模為121.4MW。從項目建設主體來看,順應碳中和碳達峰大趨勢,央國企正在加碼分布式項目布局,此外,各大工廠陸續在所持屋頂建設光伏項目,包含醫藥公司、食品公司、汽車公司等。
需要注意的是,企業備案僅是項目開發的第一步,從開發到形成并網支撐往往需要將近一年的時間,也就是說這些項目大部分都是2021年的儲備項目。
除了國、央企之外,各省政府也在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納責任權重目標的考核之下,逐步加大了對于新能源項目的管理力度。近期各省政策頻出,實際上也反映了這一點。但無論如何,光伏電站開發資源的競爭已然成為一片紅海,但在這背后,土地、電網、產業鏈價格等仍是當前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面對30·60大目標,光伏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站在全面平價的第一年,整個光伏產業也面臨著不同的壓力與挑戰。經過兩年光伏平價上網示范項目“熱身”期,我國光伏行業已正式步入全面平價上網時代。在市場化機制下,我國光伏電站開發將迎來新的發展格局,也將探索出更多的創新合作模式與商業機遇。
作者: 來源:OFweek太陽能光伏網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