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澳大利亞政府對煤電秉持著“不放棄不拋棄”的念頭,但是一些企業深恐落后全球能源轉型的浪潮,紛紛先行一步以求自保。當地時間11月8日,我國光伏巨頭隆基股份宣布,其在澳大利亞的子公司拿到了當地光伏分銷商OSW(One Stop Warehouse)規模300MW的組件供應訂單,接下來隆基將為這家澳企提供相應的光伏技術產品。
盡管澳大利亞政府對煤電秉持著“不放棄不拋棄”的念頭,但是一些企業深恐落后全球能源轉型的浪潮,紛紛先行一步以求自保。
當地時間11月8日,我國光伏巨頭隆基股份宣布,其在澳大利亞的子公司拿到了當地光伏分銷商OSW(One Stop Warehouse)規模300MW的組件供應訂單,接下來隆基將為這家澳企提供相應的光伏技術產品。據悉,在3年前(2018年),隆基股份就和OSW達成了采購合作。OSW在澳洲光伏儲能板塊屬于頂級供應商,在澳相關領域占據了25%的市場份額。
同樣積極行動的還有澳洲的礦業巨頭們。
據悉,2019年,澳大利亞知名礦商必和必拓就決心終結動力煤業務,隨后還立下了豪言壯語——2030年完成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為此,必和必拓已經賣掉位于哥倫比亞的Cerrejon煤礦,還準備把旗下的一些煉焦煤礦一股腦都賣了。
當然,澳洲礦商不和澳政府保持一致步調,主要還是擔心未來的能源項目,無法拉攏到海外資金。此前,G20國家就公開放話,從2021年12月底開始,國際公共資金項目對海外煤電項目的融資將按下“暫停鍵”。
要知道,在近期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上,澳大利亞“逃避”制定節能減排目標,讓主辦方英國,還有多個國家和組織都印象深刻。尤其是澳大利亞的說辭,面向全球領導人侃侃而談該國將如何實現減排,一番“吹噓”后,卻不肯在放棄煤電、減少甲烷排放等協議上簽字。
聯合國環境計劃署發布的報告數據顯示,在2018年,澳大利亞的人均絕對碳排放量接近26噸,比美國人均規模(17.74噸)還要高出約40%,全球排名第10位,排在澳大利亞前面的是卡塔爾、科威特等石油生產大國。從1850年以來,澳大利亞累計的碳排放量大概在350億噸,全球排名第13位。
由此可以看出,澳大利亞的環保事業任重道遠。數據顯示,澳大利亞在2020年的電力供應有25%左右來自風電、太陽能、蓄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然而,這對依靠能源勘探,然后對外出口能源的澳大利亞來說還遠遠不夠。只要該國的高污染能源——煤炭還在持續開發,澳大利亞的碳排放還是無法縮減。
曾有分析指出,如果澳洲能夠下定決心更換退役其所有的化石燃料發電廠,然后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目標,這國很有可能成為全球重要的可再生能源電力出口大國。但是在那之前,澳大利亞必須先加快自家供電系統的“脫碳”進度。
還記得澳大利亞在2020年遭遇了多次惡劣天氣事故。其中,發生森林火災還引發了連續電網事故,當時澳洲West Murray(西穆雷)偏遠地區的5個五個大型發電站出現了電壓波動,隨后使得全澳的供電系統的穩定性受到威脅。
原標題:澳大利亞不愿放棄煤炭!澳企“先行一步”,找中企下單光伏產品
作者:廖力思 來源:金十數據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