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主要國家紛紛確立碳中和目標、致力于實現能源轉型的背景下,日本正穩步推進氫能技術研發,嘗試打造全球化氫能源供應鏈,探索構筑氫能社會,希望在氫能領域占得技術與市場先機。由于燃燒時不排放二氧化碳,氫被各國視為未來重要能源來源。日本2017年制定《氫能源基本戰略》,確立了到2030年普及氫能源的行動計劃等。
在世界主要國家紛紛確立碳中和目標、致力于實現能源轉型的背景下,日本正穩步推進氫能技術研發,嘗試打造全球化氫能源供應鏈,探索構筑氫能社會,希望在氫能領域占得技術與市場先機。
由于燃燒時不排放二氧化碳,氫被各國視為未來重要能源來源。日本2017年制定《氫能源基本戰略》,確立了到2030年普及氫能源的行動計劃等。目前,日本在氫能研發應用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建設氫能社會,前提是氫氣庫存充足且可以低價采購。為了打造全球化氫能源供應鏈,在日本經濟產業省旗下新能源及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的援助下,川崎重工等七大行業巨頭聯合組建起專項研究項目HySTRA。該項目計劃利用煤化程度最低的褐煤制造氫氣、開發運輸及儲藏液化氫氣的實用技術,力爭在2030年左右實現氫能源商業化。
HySTRA將澳大利亞的褐煤進行氣化和氫氣精煉,同時將制氫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分離回收。在澳大利亞港口完成液化后,零下253攝氏度的液化氫氣由專門打造的遠洋運輸船運回日本,在神戶機場島通過特制的裝載臂系統完成超低溫卸載,并轉移至碼頭的專用貯藏罐中。現在,這些液化氫氣正在用于以氫氣為能源、向城市公共設施同時提供電力和熱力的實證實驗。
HySTRA項目負責人、川崎重工執行董事西村元彥介紹說,今年6月該項目完成了液化氫制造—運輸—卸載—存儲的全產業鏈實證實驗,取得初步成功。西村元彥表示,實現液化氫氣供應規模化需要今后從技術、運輸及安全性三方面進一步開展技術研發及驗證,力爭在2025年完成商業化實證實驗,并于2030年達成氫能源供應鏈商業化目標。
作者: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