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dbi8b"><legend id="dbi8b"><th id="dbi8b"></th></legend></li>

  • <span id="dbi8b"><optgroup id="dbi8b"></optgroup></span>

    <span id="dbi8b"></span>

    廣東印發《實施意見》: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

    2022-01-03 09:46:34 太陽能發電網
    2021年12月20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這是廣東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頂層設計文件,對于建設美麗廣東具有重大意義。《實施意見》提出了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開展綠色供應鏈試點示范、打造綠色物流
    2021年12月20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這是廣東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頂層設計文件,對于建設美麗廣東具有重大意義。《實施意見》提出了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開展綠色供應鏈試點示范、打造綠色物流、加快發展綠色貿易、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提升綠色消費水平、實施綠色生活創建行動、推動“無廢城市”和“無廢試驗區”試點示范等重點工作。通過充分發揮綠色生產和綠色流通、綠色投資和綠色消費對經濟的雙重拉動作用,推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1

    促進資源循環利用 2035年能源利用效率要達國際先進水平

    我省深入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2020年全省萬元GDP用水量為37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為21立方米,分別較2012年下降約51.2%、55%;全省單位GDP能耗較2012年下降約35%。但是與發達國家和先進地區相比,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2020年我省單位GDP能耗約是英國、德國、日本、美國的2.5、2、1.9和1.5倍,珠三角超過半數城市土地開發強度均超過國際慣例警戒線30%水平,過多依賴物質資源消耗、過多依賴規模粗放擴張的情況依然存在。

    《實施意見》明確要使發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資源的基礎之上,提出到2025年資源循環利用水平不斷提高,到2035年能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等目標。針對性提出了加快建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統籌推廣農業節水節地節能技術、推進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循環化綠色化改造、推進會展設施循環使用、加強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一系列具體任務,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全面提高工業、農業、服務業的資源利用效率。

    2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2035年基本建成美麗廣東

    “十三五”時期,我省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環境治理取得重大突破,環境質量改善成效明顯。2020年,全省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2.5%,空氣質量6項污染物連續6年全面穩定達標,9個劣V類國考斷面全部消除,茅洲河、練江、廣佛跨界河流等重污染流域水質大幅改善,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100%達標。但是,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短板依然突出、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有待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資源過度開發、粗放利用、奢侈消費造成的,節約資源是保護環境的根本之策,必須在轉變資源利用方式上下功夫。

    《實施意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統籌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提出到202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續減少,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廣東基本建成等目標。

    明確將重點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提高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水平、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加快污泥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因地制宜布局污水資源化利用設施。

    從提高資源節約循環利用水平的角度出發,協同推進生產發展和環境保護,從源頭和入口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有效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提升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水平。

    3

    調整優化產業結構 2035年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總體形成

    “十三五”時期,我省經濟結構綠色轉型成效顯著,以占全國約7%的能耗支撐了全國約11%的經濟總量。

    2020年全省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56.1%,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31.1%,全省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為29%。

    “十四五”時期,廣東作為經濟大省,加快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因此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任務就更加迫切。

    《實施意見》堅持系統觀念,重點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提出到2025年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清潔生產水平持續提高,到2035年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總體形成。

    《實施意見》明確加快構建源頭減排、過程控制、末端治理、綜合利用的綠色產業鏈和供應鏈、支持再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強化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推進退化耕地綜合治理、發展林業循環經濟、提高服務業綠色發展水平等工作任務,都是圍繞提升資源集約節約循環利用水平,力求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

    4

    控制溫室氣體排放 2025年重點行業率先實現碳排放達峰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對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出系統謀劃和總體部署。我國要用不到十年的時間實現碳達峰,廣東要走在全國前列,實現碳達峰的過程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有研究表明,綜合利用1噸固體廢棄物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0.85噸,再制造產品可較制造新件減少80%以上的碳排放。我省是資源消耗大省、制造大省,每年有大量廢棄物產生,比如第一批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正在迎來退役報廢潮、建筑廢物大量產生、舊家電的淘汰升級等。因此,必須要抓住資源利用這個源頭,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充分發揮減少資源消耗和降碳的協同作用。

    《實施意見》提出要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確保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到2025年有條件的地方和重點行業率先實現碳排放達峰,到2035年碳排放達峰后要穩中有降。聚焦我省面臨的突出問題,針對性提出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動企業循環式生產和產業循環式組合、拓寬建筑垃圾等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渠道、推進可循環快遞包裝運用、促進廢舊動力電池資源化規模化高質化利用等舉措,推動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通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碳達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撐。

    5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推行用能預算管理,開發節能降碳新技術

    “十三五”期間,我省以年均2.8%的能耗增速支撐了年均6.0%的GDP增速,能耗強度累計下降14.5%。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省能源利用效率仍然偏低。同時,2020年我省能源消費總量高達3.45億噸標準煤,占全國的6.9%。能源消耗總量過高,將加大能源供應轉型的壓力,拉長能源體系低碳轉型周期。此外,我省缺煤、少油、乏氣,海上風電等可再生能源尚未大規模開發利用。

    《實施意見》從控總量、優結構等方面作出了具體安排,要求推行用能預算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開發節能降碳新技術。這就要求把節能和控制能源消費增長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用能預算等管理制度,推動能源資源高效配置、高效利用,繼續深入推進工業、電力、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節能,升級高效節能設備,淘汰落后產能,完善價格、稅收、金融等政策,以市場化手段倒逼提升能效。

    6

    開發利用多種清潔能源 打造粵東粵西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

    “十三五”以來,我省通過減少煤炭消費、穩定油氣供應、增加清潔能源比重等措施,能源結構顯著優化。2020年,全省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石油、天然氣、一次電力及其他能源的比重分別約為33.4%、26.2%、9.8%、30.6%,全省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30%。但與能源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和國內外先進水平相比,我省一次能源資源匱乏,能源安全保障程度仍不夠高;能源結構清潔化、低碳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能源儲備體系不完善,部分地區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

    《實施意見》提出規模化開發利用海上風電,打造粵東粵西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合理發展天然氣發電,積極發展氫能,因地制宜發展光伏發電、陸上風電、地熱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安全高效發展核電。通過構建以清潔能源為主的多元化能源供應體系,穩步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持續優化能源結構,保障能源供給。

    加大清潔能源的供給的同時,《實施意見》還提出要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通過加快推進抽水蓄能、新型儲能等調節電源建設和技術研發推廣,提升電網匯集、外送能力和新能源消納水平,化解風光等新能源消納和儲存瓶頸,持續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7

    構建綠色低碳投融資體系 倒逼更多的企業進行綠色轉型升級

    截至2021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統計數據顯示,全省綠色貸款信貸余額達到1.1萬億元,同比增長37%;廣州國資發展控股有限公司統計數據顯示,全省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1.76億噸,占全國碳交易試點37.95%,累計成交金額36.67億元,占全國碳交易試點34.09%,均穩居全國首位。2020年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開展碳排放權遠期交易業務34筆,碳金融創新業務金額超3.81億元;碳普惠制核證減排量成交金額超過8000萬元,為廣東省所有項目業主帶來經濟收益2979萬元,有力支持全省綠色低碳產業發展。

    《實施意見》指出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需要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轉型升級傳統產業,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加快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等,蘊含了龐大且長期的資金需求,財政之外的金融支持尤為重要,綠色金融發展迎來新的機遇。

    一方面綠色金融可以通過政府公共政策結合市場機制運作,降低相關綠色環保領域企業的貸款門檻,或為綠色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金融產品和服務,從而拓寬綠色投融資渠道。

    另一方面,針對“散亂污”企業和“兩高”項目,綠色金融可從源頭遏制這類企業和項目的資金支持,還可引進環境影響評價的考察目標提高貸款門檻,倒逼更多的企業進行綠色轉型升級,從而達到引導社會資金、資源流向綠色低碳循環領域,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資本與產業發展正向循環的作用。


    作者: 來源:南方都市報 責任編輯:jianping

    太陽能發電網|m.www-944427.com 版權所有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四区|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v人片高潮喷水|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观看了| 一个人看的www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手机看片福利久久|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 欧美aaaaaaaaa|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王小明恶魔手机催眠1-6| 四月婷婷七月婷婷综合|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综合美国十次| 4四虎44虎www在线影院麻豆| 国产高清在线免费视频| heyzo高清中文字幕在线| 女人十八黄毛片|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成人毛片在线播放| 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无码夫の前で人妻を侵犯| 久久精品国内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v亚洲v欧美v精品综合| 亚洲一卡一卡二新区无人区| 欧美aaaaaaaaaa|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亚| 日韩精品视频美在线精品视频|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久|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大全1|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区| 欧美人与动zooz|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日韩毛片无码永久免费看| 亚洲av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站| 无需付费大片在线免费|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0| 日本丰满岳乱妇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 老师在办公室被躁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