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依靠太陽能,就能夠實現房屋內包括采暖、供電等在內的全部能源供給。如今,這一愿景正在天津中新天津生態城的惠風溪智慧能源小鎮內成為現實。屋外氣溫逼近零攝氏度,走進位于中新天津生態城惠風溪智慧能源小鎮的“0+小屋”,一陣暖意襲來。“全屋恒溫、恒濕,所有能源供給全部依靠太陽能,包括采暖。”這座小屋的建設者之一、國網天
僅僅依靠太陽能,就能夠實現房屋內包括采暖、供電等在內的全部能源供給。如今,這一愿景正在天津中新天津生態城的惠風溪智慧能源小鎮內成為現實。
屋外氣溫逼近零攝氏度,走進位于中新天津生態城惠風溪智慧能源小鎮的“0+小屋”,一陣暖意襲來。
“全屋恒溫、恒濕,所有能源供給全部依靠太陽能,包括采暖。”這座小屋的建設者之一、國網天津濱海公司營銷部工作人員賀瑞介紹,這座極具代表性的零能耗智慧建筑,其本身的可再生能源年產能大于或等于建筑全年的全部用能,總體能夠不依賴外部能源輸入,達到“零能耗”。
除此之外,建筑主體本身也做了特殊處理。為保證建筑的氣密性和隔熱性,盡可能減少建筑本體能量損耗,建筑圍護結構采用巖棉保溫材料,屋面構造為高抗壓強度的擠塑聚苯板和防冷橋墊塊,門窗采用三層真空玻璃及鋁包木復合材料,充分保障氣密性和保溫性,達到節能的目的。
走進屋內,智能家居也為這座智能小屋帶來了新的生活模式。“開啟居家模式。”一句指令便打開了照明和窗簾。“小屋中能量路由器這個‘智慧’大腦指揮著屋內的能源高效運轉。”賀瑞說,“能量路由器的儲能裝置,通過對電網、光伏、儲能以及家用電器之間的能量傳輸進行智能控制,達到節能的效果。”
“近年來,天津市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面積占70%以上。”天津市政協委員、天津社會科學院資源環境與生態研究所研究員牛桂敏介紹,天津在建筑全生命周期減碳方面已經作出了一些探索。“天津作為能源消費型城市,需要多渠道共同發力,結合城市更新,加大分布式非碳能源的利用比例。”她說。
作者:尹思源、黃江林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