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是泰國重點扶持的產業之一,政府近年出臺并實施了多項投資促進政策,給相關行業帶來眾多投資機會。泰國是東盟國家中人均用電量最高的國家,2020年人均用電量達2687千瓦時。泰國電氣化率接近100%,用電量年均增長約4.6%,用電量的增速約為GDP增速的0.9至1.1倍。隨著近年外國產業投資的快速增長(中國是2021年泰國
新能源是泰國重點扶持的產業之一,政府近年出臺并實施了多項投資促進政策,給相關行業帶來眾多投資機會。
泰國是東盟國家中人均用電量最高的國家,2020年人均用電量達2687千瓦時。泰國電氣化率接近100%,用電量年均增長約4.6%,用電量的增速約為GDP增速的0.9至1.1倍。隨著近年外國產業投資的快速增長(中國是2021年泰國第二大外國投資來源國)以及新冠疫情后的經濟復蘇,泰國的用電需求預計將呈現加速增長。
泰國的電力行業實行發電和輸電二元管理體制。發電實行有限的開放,泰國國家電力局(EGAT)是該國最大的發電企業,2019年的發電量占全國供電量的30.8%。同時,EGAT還是全國獨家電力進口機構,2019年從周邊國家進口的電力占全國供電量的12%。泰國允許發電行業的私人投資,私營的發電企業按規模分為IPP(功率大于90MW)、SPP(功率介于10MW至90MW之間)和VSPP(功率小于10MW)。2019年,IPP、SPP、VSPP合計發電量占全國供電量的57.2%。在輸電端,EGAT是泰國唯一的電網建設和運營方。EGAT下屬的京都電力局(MEA)和地方電力局(PEA)負責將電力分別配送至首都和各府區域內的終端用戶。
泰國的電力能源構成,目前仍以化石燃料尤其是天然氣為主,但天然氣發電占比已從2010年的71.9%下降到2019年的57.5%。一方面,泰國的天然氣儲量在減少;另一方面,泰國地處熱帶,太陽能資源豐富。因此,泰國政府決心減少對天然氣的依賴,提高包括太陽能在內的可再生能源的替代比例。
泰國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產能持續上升。其中,光伏發電增幅最大,已成為泰國占比最大的替代電力來源。
泰國關于可再生能源發電的規劃主要有《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AEDP)、《電力發展規劃(2018-2037)》(PDP)和《投資促進政策》(BOI)。總體目標:在2037年之前將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比例提高至30%。
在可再生能源發電規劃產能中,太陽能的增幅和目標產能最大。
在上述背景下,泰國可再生能源的細分板塊呈現差異化的投資機會:
以下是近期中資在泰國參與的部分可再生能源電力項目:
此外,2021年3月22日,中國國投電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新源能源(泰國)有限公司與MEA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同意共同開發泰國垃圾發電及其它新能源發電業務。
以下是近期中資在泰國參與的部分光伏發電項目:
隨著國內產能出現過剩,中國光伏電池及組件企業加大了對歐美市場的出口力度,招致歐盟和美國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為了規避這些貿易保護措施,國內光伏電池及組件企業紛紛將部分產能轉移到泰國,以利用泰國較成熟的制造業基礎設施、較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和與歐美較友好的經貿安排,在泰國生產后再出口到歐美市場。目前泰國有近20家外資光伏電池和組件制造企業,年產能已超過5GW,所生產的光伏電池和組件主要用于出口。以下是在泰國的部分中資光伏電池或組件生產項目:
泰國的投資促進政策(BOI)將可再生能源領域多個產業列為重點支持對象。根據最新的政策,太陽能電池和/或原材料的制造項目、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可最長13年免征企業所得稅,100%外資持股并獲得土地所有權,進口設備和原材料免征關稅,雇用外籍員工不受比例限制等。
泰國政府計劃在2036年前投資2000億泰銖建設智能電網,以適應可再生能源發電對供電連續性的要求。
泰國政府還批準投資24億泰銖,開展“光伏進村”項目,支持發展三大類發電項目:社區供電站,包括光伏、生物能、沼氣發電等;光伏抽水系統;不通電地區的自發電項目。
在電價方面,泰國是東盟唯一實行上網電價的國家。政府對不同的可再生能源電力的上網電價制定不同的標準,是上網電價能覆蓋20至25年采購合同期內的電廠建設和運維成本。
泰國可再生能源市場的發展空間是很大的。中國企業憑借資金、技術和產能優勢,有能力充分發掘和利用泰國市場提供的發展機遇。但是,由于泰國的政治環境、商業習慣、市場規律與中國存在較大差異,貿然投資很容易造成風險和損失。因此,中國投資者應事先做好充分、全面、客觀的可行性研究和盡職調查,做到知己知彼后再進行投資決定。
作者:曾磊 來源:福布斯中國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