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儲能政策從國家到地方共有30余項發布或征求意見,涉及頂層規劃、直接補貼、示范項目征集、現貨市場、輔助服務市場等方面,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對本月儲能政策進行了梳理解讀,希望與業界同仁共同交流探討。國家政策2月本月國家政策約七項,主要集中在能源轉型的指導層面。2月10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聯合印
2月儲能政策從國家到地方共有30余項發布或征求意見,涉及頂層規劃、直接補貼、示范項目征集、現貨市場、輔助服務市場等方面,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對本月儲能政策進行了梳理解讀,希望與業界同仁共同交流探討。
國家政策
2月
本月國家政策約七項,主要集中在能源轉型的指導層面。2月10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聯合印發《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文件從體制機制、政策體系、治理方式等方面提出能源低碳綠色轉型的管理措施,并多次提到儲能及各應用領域發展思路。在市場應用方面:加快抽水蓄能電站建設、開展新型儲能項目研究示范、逐步擴大新型儲能應用、探索一體化參與電力系統運行。在體制機制方面:支持儲能和負荷聚合商等新興市場主體獨立參與電力交易、完善支持儲能應用的電價政策、研究價格補償機制、完善抽水蓄能和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的機制。
2月18日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印發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若干政策的通知》提出,加快實施大數據中心建設專項行動,實施“東數西算”工程。我國將加快建設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等8個國家級數據中心樞紐節點,并規劃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東數西算”工程給儲能在數據中心領域的應用創造了更大的市場空間。
2月24日教育部《2021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全國共新增備案本科專業1773個,其中共有14所院校新增“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新增專業將列入相關高校2022年本科招生計劃。目前全國已有40所高校設置了“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未來將陸續有更多院校落實儲能專業學科建設,布局儲能產教融合創新平臺,為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奠定人才基石。
表1:2月國家重點政策匯總
電網政策
2月
本月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分別發布儲能相關規劃,國家電網董事長辛保安在人民日報發表《堅決扛牢電網責任 積極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表示到2030年國網經營區電化學儲能由3GW提高到100GW,30倍的裝機增長引起業界高度關注。據了解,100GW裝機主要依據新能源裝機規模、配置儲能比例及區域內調峰需求進行的估算,在國網經營區內具備100GW儲能容量的并網能力,進而支撐區域內可再生能源的安全穩定運行。
南方電網發布《南方電網公司新興業務“十四五”發展規劃》,對7個子公司的業務方向進行明確。其中“十四五”期間針對儲能領域,將有序推進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探索推進新型儲能電站建設運營,調峰調頻電源裝機容量將突破15GW,新型儲能規模達到2GW。去年底,南方電網曾發布《南方電網“十四五”電網發展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南方五省區將新增抽水蓄能6GW,推動新能源配套儲能20GW。
地方政策
2月
本月地方政策約二十余項,主要包括規劃類、補貼類和示范項目征集政策。河南、內蒙古發布十四五儲能規劃布局文件,河南側重技術裝備能力和產業鏈布局,內蒙古側重儲能電池技術和生產能力要求;山東、浙江發布示范項目征集通知;成都發布直接補貼政策,補貼力度再升級。
2月22日河南人民政府《河南省“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和碳達峰碳中和規劃》,文件提出要加快儲能產業發展,積極開展新型儲能技術和裝備研發,包括物理儲能、化學儲能技術、大規模儲能系統集成與控制技術突破。大力推進可再生能源領域儲能示范應用,促進儲能系統與新能源、電力系統協調優化運行。推動電網側儲能合理化布局和用戶側儲能多元化發展。爭取儲能產業相關上下游企業在河南省布局,帶動儲能產業鏈延伸發展。力爭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220萬千瓦。
2月內蒙古人民政府陸續發布《關于促進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意見》、《“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的通知》,兩份文件提出要重點發展大容量、高容量密度、長壽命儲能電池,到2025年力爭新增儲能設備產能3.6GW,儲能裝備生產規模達到10GWh,形成1000億元產值的儲能制造產業集群。
2月7日浙江發改委發布《組織申報“十四五”新型儲能示范項目》,示范項目總規模100萬千瓦。申報項目應符合《實施意見》相關要求。確認為示范項目的,將給予一定的獎補,其中發揮調峰作用的獨立儲能項目給予容量補償,聯合火電機組調頻的項目給予一定用煤量指標,獎補標準按照《關于浙江省加快新型儲能示范應用的實施意見》執行。2月10日山東能源局發布《關于開展2022年度儲能示范項目庫征集工作的通知》,山東省開啟了第二批示范項目的征集,本次征集范圍以儲能調峰項目為主,技術路徑更多樣。
2月22日成都發改委發布《關于申報2022年生態文明建設儲能領域市級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項目的通知》,對入選的用戶側、電網側、電源側、虛擬電廠儲能項目,年利用小時數不低于600小時的,按照儲能設施規模給予每千瓦每年230元且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的市級預算內資金補助,補助周期為連續3年。相較于上月經信局發布的200元/kw補貼力度更大,經了解補貼將按照發改委制定的標準執行。目前成都的投資補貼力度已是全國最高,經測算持續三年的補貼基本能夠覆蓋儲能投資成本,這對于拉動當地投資、發展儲能產業具有極大推動作用。
表2:2月地方重點政策匯總
重點應用領域政策
2月
本月重點應用領域政策3項,主要集中在電力市場領域。2月7日南方能監局發布《南方區域電力備用輔助服務市場交易規則(征求意見稿)》,參與主體包括備用服務提供者和補償費用繳納者,儲能電站和虛擬電廠等可作為第三方輔助服務提供者參與跨省備用市場交易,相關規定將另行制定。
南方區域各電力交易機構聯合編制印發《南方區域綠色電力交易規則(試行)》,并于2月25日起實施。目前參與綠電交易的市場主體主要為風光等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電力用戶或售電公司,隨著市場建設需要,再適時引入分布式電源、電動汽車、儲能等市場主體參與綠電交易。
本月,山東能監辦、發改委、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做好2022年山東省電力現貨市場結算試運行有關工作的通知》,并公布2022版山東電力現貨市場交易規則,新增獨立儲能設施參與市場要求、容量補償機制、結算原則。獨立儲能設施參與現貨市場不需要辦理電力許可證,與電網簽訂并網調度協議即可,儲能系統容量不低于5MW/10MWh。2月山東共有四家儲能設施注冊成功進入現貨市場,這四家均為山東首批儲能示范項目,分別是海陽國電投儲能科技、華電滕州新源熱電、三峽新能源(慶云)、華能濟南黃臺。
作者: 來源:CNESA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