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辦公廳發布了《重慶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渝府辦發〔2022〕48號,以下簡稱《規劃》)。為便于各單位和社會公眾廣泛知曉,現就《規劃》內容作如下解讀。
一、出臺背景及過程
能源安全保供是民生所系,亦是經濟社會平穩運行的壓艙石。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
近日,市政府辦公廳發布了《重慶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渝府辦發〔2022〕48號,以下簡稱《規劃》)。為便于各單位和社會公眾廣泛知曉,現就《規劃》內容作如下解讀。
一、出臺背景及過程
能源安全保供是民生所系,亦是經濟社會平穩運行的壓艙石。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提高能源供給保障能力,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和《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結合全市能源資源稟賦和發展實際,認真研究、充分吸納多方意見,制定本規劃。規劃期為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
二、主要目標
到2025年,能源保障安全有力,能源綠色轉型成效顯著,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普遍服務水平持續提升。
(一)能源保障安全有力。到2025年,煤炭供應保障能力達到5000萬噸;電力裝機容量達到3650萬千瓦,全社會用電量達到1620億千瓦時;常規天然氣、頁巖氣產量分別達到50億立方米、135億立方米;成品油供應能力達到1050萬噸;能源儲備體系進一步完善,應急保供能力進一步增強。
(二)能源綠色轉型成效顯著。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總量責任權重達到國家下達計劃指標,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5%;煤炭消費比重降低至40%,石油消費比重保持在15%,天然氣消費比重達到20%。
(三)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單位GDP能耗下降指標達到國家要求;火電平均供電煤耗控制在300克標煤/千瓦時以下,電網綜合線損率控制在4.8%以下;建成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配電網供電可靠率在99.893%以上。
(四)普遍服務水平持續提升。到2025年,完成老舊居民小區供電設施改造,實現“一戶一表”全覆蓋,居民人均生活用電量達900千瓦時以上;城鎮居民天然氣普及率達99.0%以上;推進農村用能供應方式多元化體系建設,提升鄉村清潔能源保障能力。
到2035年,現代能源體系基本建成,綠色生產和消費模式廣泛形成,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進一步提高,單位GDP能耗持續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能源消費碳排放系數顯著降低。
三、主要任務
一是構建多元安全的能源供給體系。堅持積極開發本地清潔能源與有序擴大市外能源調入規模并重,強化能源供應保障能力,完善能源基礎設施網絡,構建多元靈活的能源保障格局和內暢外通的能源供給基礎設施體系,提高能源安全儲備能力,提升安全運行水平,夯實能源惠民利民保障。到2025年,本市能源綜合生產能力達到3400萬噸標準煤以上。
二是推動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實施能源領域碳達峰碳中和行動,科學有序推動能源生產消費方式綠色低碳變革。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減少化石能源消費,到2025年,實現電力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以上,替代電量70億千瓦時。加強產業布局和能耗“雙控”政策銜接,促進工業、建筑、交通運輸、新基建、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能源消費結構優化調整和能效提升。
三是構建創新引領的能源產業體系。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發展能源裝備產業,推動關鍵能源裝備的技術攻關、試驗示范和推廣應用,培育和提高能源裝備自主創新能力,著力發展智慧能源產業,積極構建智慧能源系統,加快推動能源產業數字化轉型,培育發展能源科技創新平臺。
四是推動重點領域能源體制改革。推動電力、油氣體制改革,破除妨礙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深化能源價格改革,推動能源要素市場建設,提高能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提升能源綜合治理能力,為推進能源高質量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五是構建互利共贏的能源合作體系。積極落實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主動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加強能源資源對接,建立長期穩固、開放共贏的合作關系。強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能源合作,拓展與陜西、新疆、貴州、西藏、甘肅、寧夏、青海、內蒙古、山西等區域能源合作,加強與大型能源企業合作,努力實現開放條件下的能源安全。
四、主要亮點
(一)突出綠色發展。《規劃》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將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要求貫穿全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推動能源生產消費模式向綠色低碳變革,加快能源綠色轉型發展。
(二)突出安全保障。針對我市能源資源稟賦不足,能源對外依存度不斷攀升,省際受電、運煤通道受限增大能源保供壓力等情況,從產供儲銷體系、基礎設施建設、體制機制改革等全方位提高能源保障水平。同時,明確了能源安全生產常抓不懈。
(三)突出區域協調。積極落實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主動融入國內經濟大循環,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能源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加強與資源富集省區市合作,建立長期穩固、開放共贏的合作關系,努力實現開放條件下的能源安全。按照全市“一區兩群”區域發展格局,推動能源和經濟社會、生態文明協調發展。
(四)突出統籌引領。從全市能源發展的角度,對能源發展各領域、各環節進行總體謀劃,著力能源生產及基礎設施等項目建設,同時注重能源技術、能源裝備產業發展;著力市外能源資源協調,同時注重市內能源挖潛保供;著力深化改革,推動公平開放高效的要素市場建設,同時注重優化能源市場監管,更好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
作者: 來源:重慶市發展改革委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