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光伏行業上市公司陸續發布了半年度業績預告。這些上市公司分布于光伏行業的上、中、下游,從它們已披露的業績可以大致看出光伏企業上半年的經營情況,凈利潤同比均有所上漲,有公司還扭虧為盈。
不過,從上游到中游再到下游,光伏產業鏈上的企業賺錢效應逐步遞減,上游企業動輒實現超過100%甚至300%的同比增
近日,多家光伏行業上市公司陸續發布了半年度業績預告。這些上市公司分布于光伏行業的上、中、下游,從它們已披露的業績可以大致看出光伏企業上半年的經營情況,凈利潤同比均有所上漲,有公司還扭虧為盈。
不過,從上游到中游再到下游,光伏產業鏈上的企業賺錢效應逐步遞減,上游企業動輒實現超過100%甚至300%的同比增長,下游企業同比增長約60%-70%。
上游:硅料龍頭日賺超過6000萬
拉通光伏產業來看,整個產業的上游為金屬硅所生產出的硅料。
今年以來,硅料的價格持續上漲,價格一度站上30萬元/噸的關口。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披露,上周國內單晶復投料價格區間在28.8萬-30萬元/噸,成交均價為29.16萬元/噸;單晶致密料價格區間在28.6萬-29.8萬元/噸,成交均價為28.96萬元/噸。
在這樣的情況下,生產硅料的企業賺得盆滿缽滿。
以硅料龍頭通威股份為例,今年上半年,公司歸母凈利潤預計約120億-125億元,同比增長304.62%-321.48%,平均日賺6630萬-6906萬元。
同樣是硅料龍頭的大全能源也公告,預計今年上半年的歸母凈利潤約為94億-96億元,同比增長335.03%-344.28%,平均日賺超過5000萬元。
大全能源稱,今年光伏市場整體持續增長,高純多晶硅料仍為整個產業鏈供應最緊缺的環節之一,因此多晶硅市場價格持續上漲;同時,有相關項目達產,帶動銷量同比增長80%。
中游:從電池到光伏組件,仍有賺錢效應
再來看光伏產業的中游,當硅料被加工為硅片后,可以被如愛旭股份等企業加工生產為電池片。
值得一提的是,愛旭股份去年上半年處于虧損狀態,歸母凈利潤約為-2376萬元。今年上半年,愛旭股份預計歸母凈利潤約為5.4億-6.2億元,實現扭虧為盈。
愛旭股份認為,這是多個原因綜合造成的。除了行業快速發展帶來的產品需求增長外,愛旭股份在今年上班半年對電池產線升級,把原有約10GW的166mm尺寸電池生產線,技改升級為182mm大尺寸生產線。
同時,在上游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的背景下,愛旭股份持續優化供應鏈體系,確保硅片供應的連續性和硅片采購價格的競爭力,產能利用率同比明顯提升,生產成本下降。
像晶澳科技、協鑫集成這樣既做電池片,又做光伏組件的企業,上半年的歸母凈利潤同樣不可小覷。
以晶澳科技為例,公司預計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約為16億-18億元,同比增長約124.28%-152.32%。
而協鑫集成預計,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約為3300萬-4500萬元,實現扭虧為贏。不過,協鑫集成也提到,受硅料、硅片、電池片及部分輔料價格上漲影響,整個行業終端市場毛利率水平受到擠壓,同步影響了公司組件訂單毛利水平。
下游:增幅同樣不小,但相較中上游稍弱
光伏產業的下游為太陽能電站。其中,逆變器是發電系統中的關鍵設備,可以把可變直流電輸出轉換為交流電,能直接影響發電效率。
比如,錦浪科技專注于分布式光伏發電領域,主要產品為組串式逆變器。錦浪科技預計,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約為3.9億-4.1億元,同比增長約63.77%-72.17%。相比于中、上游企業動輒超過100%、300%的增長,其業績增幅還是略顯弱勢。
錦浪科技稱,隨著國內外新增光伏裝機量持續增長,分布式逆變器市場需求旺盛,其中海外儲能逆變器需求增長特別快速。它的競爭力不斷增強,市占率近年來持續快速上升。
“報告期內,公司并網和儲能逆變器產能及交付能力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訂單飽滿,營業收入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均大幅增長。”錦浪科技在公告中稱。
作者: 來源:紅星新聞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