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由蜀道集團旗下四川路橋投資建設的攀大高速(四川境內)“綠色交通、低碳高速”分布式光儲項目全線成功并網運行,標志著全國首個“交通全場景友好型”分布式光儲項目正式投入運行。 該項目是國家科技部重點科技專項“公路交通自洽能源系統的多能變換與控制技術”工程,也是蜀道集團踐行國家“雙碳”戰略布局、建設綠色
8月7日,由蜀道集團旗下四川路橋投資建設的攀大高速(四川境內)“綠色交通、低碳高速”分布式光儲項目全線成功并網運行,標志著全國首個“交通全場景友好型”分布式光儲項目正式投入運行。
該項目是國家科技部重點科技專項“公路交通自洽能源系統的多能變換與控制技術”工程,也是蜀道集團踐行國家“雙碳”戰略布局、建設綠色智慧交通能源網的一次創新實踐。
該項目由四川路橋下屬清潔能源集團蜀興智能公司投建,“交通全場景友好型”分布式光儲項目是指利用高速公路項目紅線范圍內各類閑置交通資產,如道路邊坡、建筑屋頂、棄土場、隧道隔離帶、服務區、收費站、沿線電子設備等全場景,建設分布式光儲,集成光伏發電、電能儲存、車輛充電、風光儲氫多源協同的“冷熱電”多能供應,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為高速公路低碳或零碳運行提供清潔能源用能保障,同時為下一階段高速公路充電站、交通系統氫能產業等一系列用能打下堅實基礎。
此次在攀大高速全線啟動的分布式光儲項目裝機容量2兆瓦,解決了棄土場利用及房屋防水隔熱等問題,做到不影響高速公路邊坡結構和交通安全,實現新能源與道路交通的友好適配。
據了解,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建設團隊傾力研發了“智慧跟蹤光伏系統+高標準農田建設復合利用技術”“零碳綠色多能協同裝配式智慧能源站”“光儲智慧車棚+V2G充電樁”“多功能高速公路移動充電儲能車”等12項創新技術。
“我們打造出了全國首個高速公路棄土場復合利用試點,運用AI光伏智能跟蹤系統賦能傳統農業,在提升發電增益的同時高效利用土地,實現綠色電能驅動數字農業。”蜀興智能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該項目預計可實現年平均發電量285萬度,運營25年總發電量可達7125萬度,可節約標準煤約2.3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約5.7萬噸、二氧化硫約0.052萬噸,有效促進攀大高速沿線生態環境良性循環,也在交通領域形成良好的節能減排示范效應。
作者:茍春 來源:華西都市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