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持續極端高溫導致用電緊張,為節約用電,成都街道關閉了部分路燈。但在興隆湖畔,一些路燈、座椅、垃圾箱卻實現了“用電自由”,通過光伏自發自用的低碳能源體驗場景讓市民紛紛點贊。
在天府新區湖畔路北段,記者看到,每隔10米就有一個顯眼的橙色座椅。座椅看起來挺有未來感,單人位的椅子,弧形路燈,頂上裝有光伏板。
近期,持續極端高溫導致用電緊張,為節約用電,成都街道關閉了部分路燈。但在興隆湖畔,一些路燈、座椅、垃圾箱卻實現了“用電自由”,通過光伏自發自用的低碳能源體驗場景讓市民紛紛點贊。
在天府新區湖畔路北段,記者看到,每隔10米就有一個顯眼的橙色座椅。座椅看起來挺有未來感,單人位的椅子,弧形路燈,頂上裝有光伏板。在座椅后方,有手機充電的接口,無線網絡的標識,還可連接藍牙音響。而照明、充電、音響等的能源支撐,都是通過光伏發電。“我們在這里安裝了9個光伏座椅,市民都覺得很稀奇,傍晚和周末人多的時候經常搶不到座位。”國網天府供電公司互聯網辦公室主任何冰說。
光伏座椅旁邊,放置著一些垃圾桶,看起來跟普通垃圾桶類似,但仔細觀察,這些垃圾桶的表面也鋪著光伏板,通過光伏發電,垃圾桶可以實現自動感應開門、自動壓縮垃圾和語音提示等功能。
湖邊的幾把遮陽傘也有些與眾不同,遮陽的同時也通過光伏面板將光能轉化成電能,為市民提供充電口。
光伏樹則是許多燈組成的光束,也是通過光伏面板讓其具有了光伏發電的功能。
光伏發電路面特別吸引眼球,它可以將踩踏時產生的動能轉化成電能,再將其收集利用。
光伏座椅、光伏樹、光伏傘、光伏垃圾箱、光伏發電路面……一系列光伏設施不僅外形別具創意,而且通過太陽能轉換還能實現路面照明、手機充電、無線網絡等功能。何冰告訴記者,為了配合天府新區試點建設“碳中和”示范區,他們在興隆湖附近構建起全新的低碳能源體驗場景,促進公園城市能源消費低碳轉型。
不止系列光伏設施,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還在興隆湖附近建設了綠色交通能源站、獨角獸島有序充電站、“集中+分布式”移動儲能站等低碳應用場景。

興隆湖鹿溪河生態區停車場內的綠色能源交通站,更是在車棚搭設光伏面板,配置了24個充電終端,6個V2G充電樁,能同時滿足30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實現了清潔能源就地消納,減少電網用電負荷,探索出了清潔能源新的運營模式。
位于天府新區獨角獸島啟動區的智能有序充電站,已建成16個有序充電樁,可根據用戶充電需求、變壓器負荷情況,靈活調整充電功率和時間,讓新能源車充低谷電、清潔電,實現了電力優化配置。
一個移動儲能集裝箱坐落在成都天投萬怡酒店,作為“集中+分布式”移動儲能項目,可實現電網低谷時段蓄電、高峰時段放電,快速參與電網調峰調壓,同時節省酒店電費,實現了能源高效利用。
作者:李欣憶 來源:四川日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