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天氣頻發,全球多地遭遇高溫“烤”驗,歐洲多地達歷史高溫紀錄,我國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多地氣溫破歷史極值。今年8月,中央氣象臺連續23天發布高溫預警,持續的高溫干旱氣候,導致全國多省市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
上述背景下,光伏電力等新能源成為市場關注熱點。日前,2022第五屆中國國際光伏產業高峰論壇在成都通威國際中
極端天氣頻發,全球多地遭遇高溫“烤”驗,歐洲多地達歷史高溫紀錄,我國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多地氣溫破歷史極值。今年8月,中央氣象臺連續23天發布高溫預警,持續的高溫干旱氣候,導致全國多省市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
上述背景下,光伏電力等新能源成為市場關注熱點。日前,2022第五屆中國國際光伏產業高峰論壇在成都通威國際中心舉行,論壇以“錨定雙碳目標 賦能綠色未來”為主題,圍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能源結構轉型升級、光伏產業良性發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等熱點問題進行研討交流。
鈦媒體APP從大會現場獲悉,今年上半年,光伏產業4個主要的環節(多晶硅、硅片、電池片、組建)產量增幅均超45%;在應用端,我國光伏發電裝機30.88GW,同比增長137.4%分布式光伏同比增長10.2%;截至今年6月末,工商業光伏占比提升至35%,相較于去年年末增長了21%。
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執行會長、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會議現場表示,全球氣候變化形勢日益嚴峻,加快實現碳中和目標已迫在眉睫。在實現“雙碳”目標的過程中,以光伏、風能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無疑是其中的主力軍。目前光伏發電成本已經降到0.3元/KWh以下,預計“十四五”“十五五”期間降到0.25元/KWh以下,將低于絕大部分煤電。
光伏產業步入大規模發展階段,組建等出口額增勢強勁
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理事長、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仁賢大會上表示,中國光伏產業已經成為全球能源轉型和能源保供的關鍵力量,可再生能源必將是最安全的能源,在國家“戰略”的支撐下國內可再生能源進入了大規模的發展階段。鈦媒體APP從大會現場獲悉,今年1-7月,硅片、電池片、組件3個環節的出口總額達到310.5億美元,其中其中組件在出口額的占比達85%,同比增長了77.6%。
“在我們行業內人士來看是非常大的一個出口數據,因為去年已經是有史以來年出口最高的一年了,也不過是284億,現在我們7個月就已經超過了310億,所以這是非常取得非常漂亮的一個成績,同時也說明了海外市場的活躍程度。”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在大會上表示。
從光伏產業鏈多晶硅、硅片、電池片以及組建四大主要環節來看。根據行業規范公告企業信息和行業協會測算,全國光伏產業鏈主要環節保持強勁發展勢頭,同比增幅均在45%以上。其中,多晶硅同比增長53.4%,硅片同比增長45.5%。電池同比增長46.6%,組件同比增長54.1%。海外光伏市場需求持續旺盛,實現量價齊升。上半年組件出口量達78.6GW,同比增長74.3%,光伏產品出口總額約259億美元,同比增長113.1%。
研發端來看,光伏行業研發投入強度遠超中國制造業增速。“列舉個例子側面來做進行佐證,2012年中國整個制造業的研發投入強度占營收的比例為0.85%,9年的時間提高了80%,變成了1.54%,發展速度已經是非常快的。但光伏是多少?光伏(研發占比)大于4%,這是當前平均水平。應該說光伏行業的創新活力是非常突出的。”王勃華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福布斯中國正式發布了“2022中國創新力企業50強”,通威股份、晶科能源、隆基綠能、陽光電源等9家光伏企業進入該榜單,新能源相關領域企業占比最高,共18家。該榜單的發布,也進一步印證了光伏企業的創新活力。
科研的創新成果也在應用端持續顯現。“高純晶硅來看,與10年前相比,當年投資1000噸需要10億-12億元,現在這一數據基本降到1億-1.5億元。新建項目的面積當年是1000噸要6公頃,現在大概只要一公頃。”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半導體材料研究所所長、硅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楊德仁會議現場表示。
光伏電力乃大勢所趨,發電成本已降至0.3元/KWh以下
極端天氣頻發,全球多地遭遇高溫“烤”驗。據四川省氣象臺統計,今年夏天,省平均最高氣溫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最高、全省平均高溫日數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多、全省平均高溫持續時間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最長、全省平均降水量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少。四川省于8月21日零時史無前例地啟動了最高級別能源供應保障應急響應。
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原主席陳昌智在本次大會上表示,應對氣候變化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將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不僅需要政策支持,更離不開產業支撐。“世界太陽能之父”、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教授馬丁·格林也在會議上表示,太陽能和風能是目前緩解氣候變化最有效的方式。
隨著光伏發電成本的逐步下滑,光伏電力將逐步替代煤電等。劉漢元會議現場表示,我國光伏發電成本已經降到0.3元/KWh以下,預計“十四五”“十五五”期間降到0.25元/KWh以下,低于絕大部分煤電。我們僅需要西部國土面積的1%-2%發展可再生能源,即可支撐“雙碳”目標下我國未來一次能源消費的大部分生產和供應。
光伏發電及整個產業鏈也隨之迎來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BP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光伏發電占全球總發電量的3.6%。IEA數據顯示,在凈零排放下,到2050年,光伏發電量將占全球總發電量超過30%。楊德仁在會議現場表示,硅是光伏的基礎,我國高純多晶硅產業產能持續擴張,預計到2025年產能將達到300-400萬噸。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高峰論壇還發布《光伏產業助力我國碳中和目標提前實現倡議書》,劉漢元指出,隨著光伏產業自身的良性發展和政府部門的堅決落實,再加上良性的經濟循環,中國碳中和目標有可能提前5到10年實現。同時,本次大會發布了“金辰杯”CIPISF2022中國光伏百強品牌價值榜,華為、通威、協鑫、隆基、陽光電源的品牌價值名列前茅。
作者:張海霞、楊雨露 來源:鈦媒體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