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掌握可再生能源技術的制高點,誰就是未來的強者。我們現在有理由預期,大灣區會成為中國可再生能源儲能和使用的一個重要區域。”
據鳳凰網報道:2022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頒布實施三周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事唐杰在鳳凰網財經系列訪談中表示,新能源是新的主導型產業。氫能、太陽能、風能,今后可能都是大灣區發展的重點。未來灣區的競爭力可能就取決于有多少新能源產業的崛起,取決于能夠提供多少高效率的能源方案。“誰掌握可再生能源技術的制高點,誰就是未來的強者。我們現在有理由預期,大灣區會成為中國可再生能源儲能和使用的一個重要區域。”
唐杰指出,《規劃綱要》作為粵港澳城市群建設的重大方針政策,為灣區規劃的落實提供了很多指引方向,制造業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方向。在建設全球創新高地這個明確的目標下,制造業要從規模擴張轉向高質量創新引領。而深圳作為創新發展的引擎,在專利技術、區域輻射上都起到了顯著作用。
談及制造業轉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產業鏈轉移的擔憂,唐杰表示,當人均收入持續提高之后,勞動密集型產業向外轉移是一個很正常的過程。他指出,“產業鏈的形成需要兩個條件:一是需要很大的出口規模,二是需要一個很大的國內市場規模,因此不可能在短期發生一個根本性的變化。目前的趨勢是,制造業發展逐漸放棄低端、走向高端。”
作者:楊永欣 來源:太陽能發電網綜合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