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歐盟委員會提出一份緊急干預能源市場的議案,要求各成員國通過降低電力消費量、重新分配能源領域收入等方式,緩解歐盟國家面臨的電力供應壓力,并幫助歐盟家庭和工商業用戶降低能源支出。這是繼“增加天然氣儲備庫存”、“各國降低15%天然氣消費量”后,歐盟提出的又一能源危機應對措施,一時引發各界爭論。
“
近日,歐盟委員會提出一份緊急干預能源市場的議案,要求各成員國通過降低電力消費量、重新分配能源領域收入等方式,緩解歐盟國家面臨的電力供應壓力,并幫助歐盟家庭和工商業用戶降低能源支出。這是繼“增加天然氣儲備庫存”、“各國降低15%天然氣消費量”后,歐盟提出的又一能源危機應對措施,一時引發各界爭論。
“多管齊下”緩解能源高價
根據歐盟委員會的發文,首先,歐盟將通過降低電力需求的方式應對高昂的電價,要求各成員國預測出電價高峰期,在此期間減少至少5%的電力消費量,到2023年3月31日,各成員國應整體降低至少10%的電力需求。
其次,歐盟委員會要求對使用低成本電源的發電廠商設置“天花板價”,上限為180歐元/兆瓦時,高于“天花板價”的部分將用于補貼能源消費者。歐盟委員會稱,這一舉措不僅能讓發電企業獲得一定程度的利潤,同時也不會打擊低碳能源領域的投資積極性,更將緩解電價的上漲趨勢。
第三,歐盟宣布將對石油、天然氣、煤炭以及煉化領域在近期獲得了高額利潤的能源企業收取“臨時捐助”。化石燃料企業今年的利潤若超過過去3年平均收入20%以上將被征收這一“臨時捐助”,收取的資金將重新分配至家庭用戶、能源密集型產業以及受到能源危機波及的企業。
業界普遍認為,這一“臨時捐助”實質上是歐盟向化石燃料企業收取的“暴利稅”。有估算認為,歐盟征收“暴利稅”的規模可達1400億歐元左右。另外,向低成本電源企業設置“天花板價”的措施也將帶來超過1000億歐元的收入。
具體措施未敲定引爭議
不過,面對上述“重磅”措施,歐盟各成員國反應不一。德國、法國等國支持向在能源危機中獲得暴利的能源企業“征稅”。彭博社援引德國金融部長Christian Lindner的話稱,對能源企業征收“暴利稅”可能為德國帶來約100億歐元的收入,德國將盡快制定出具體稅收細節,獲得的收入將用于德國政府計劃出臺的650億歐元能源救助方案當中。法國總統馬克龍也公開贊同歐盟提出的這些舉措,認為歐盟電價應與天然氣價脫鉤,讓能源企業“回報”國家也有助于減少各界分歧。
但也有部分歐盟成員國認為,歐盟目前出臺的危機應對措施缺乏細則,對部分國家存在不公。斯洛伐克總理Eduard Heger公開表示,歐盟采取的能源企業“暴利稅”措施應主要針對能源生產國,而不是適用于所有成員國,歐盟應將收取的“暴利稅”重新分配至特定國家,從地方層面解決高電價問題。
不僅如此,多個行業組織也對這一系列應對措施表示了不滿,認為目前的措施力度“尚不足以”解決危機。歐洲鋁業組織European Aluminium在公開聲明中表示,歐盟的舉措可能導致該行業面臨無法避免的失業潮和全面崩潰。歐洲化肥行業組織Fertilizers Europe則表示,受高氣價影響,自8月起,歐洲約有70%的氨產能暫停,希望通過更多政策幫扶獲得穩定供應且價格合理的天然氣。路透社報道稱,多個能源密集型產業組織都呼吁歐盟成員國能源部出臺“額外的措施”,以解決高天然氣價格帶來的負面影響。
或危及歐盟能源前景
歐洲眾多化石燃料企業則對市場環境表達了擔憂。奧地利煉化企業OMV首席執行官Alfred Stern表示,過去3年不屬于“正常年份”,以此為標準征稅的舉措并不合理,歐盟此舉將對能源企業帶來巨大影響。
道達爾能源首席執行官潘彥磊表示,一旦實施上述方案,該公司將面臨超過10億歐元的額外支出,歐盟此舉很可能刺激油氣公司轉向別處投資。
更有業界人士分析認為,目前,全球油氣領域投資已經出現較大幅度下滑,甚至無法滿足未來油氣需求預期,歐盟此次征收“暴利稅”的舉措很可能進一步打擊該領域的投資熱情。
市場研究機構睿咨得能源則撰文指出,“天花板價”的設定將影響到可再生電力生產商的利潤水平,同時,歐盟境內約有60%的可再生能源項目簽訂的是固定電價合同,合同電價遠低于目前的電力現貨價格,這意味著歐盟對低碳電力設置最高價格僅會影響到約40%的可再生能源生產商,更會影響到歐盟這一措施的有效性。睿咨得能源認為,歐盟目前出臺的措施很可能會打擊投資者和開發商的積極性,不僅無法幫助歐盟達成最新制定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更可能最終導致投資減少、項目延期以及在開發的項目進展不順。
截至目前,歐盟加大天然氣儲備的舉措已經獲得了一定成效,9月初歐盟天然氣價格小幅回落,但當前歐盟的天然氣基準價格仍是2020年的14倍以上。
作者: 來源:國際能源參考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