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能源局、工信廳近日印發風電裝備產業鏈實施方案和光伏產業鏈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打造兩大千億級總市值的新能源產業。
《山西省風電裝備產業鏈實施方案》提出目標,到2025年,該省風電裝備產業鏈規模顯著增長,總產值超1000億元;鏈上企業發展壯大,形成1-2家年銷售收入超100億元、6-8家超50億元
山西省能源局、工信廳近日印發風電裝備產業鏈實施方案和光伏產業鏈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打造兩大千億級總市值的新能源產業。
《山西省風電裝備產業鏈實施方案》提出目標,到2025年,該省風電裝備產業鏈規模顯著增長,總產值超1000億元;鏈上企業發展壯大,形成1-2家年銷售收入超100億元、6-8家超50億元、15家以上超10億元企業;產業鏈條自主可控,風電裝備本土配套率和鏈上企業配套率均實現由20%逐步提升到80%;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建成1-2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形成立足山西、輻射全國的現代風電裝備產業體系。
該方案稱,目前,山西風電裝備產業鏈初步形成以太重集團整機制造引領,發電機、齒輪箱、主軸、法蘭、塔筒等配套產品同步發展的產業鏈體系,但仍存在產業鏈不完整、發展不均衡、整體競爭力不足等問題,缺乏葉片、軸承、控制系統、大型球鐵鑄件、機艙罩等零部件生產企業。為實現前述目標,山西將通過資源傾斜、政策引導、技術創新、招商引資等方式構建業態發展新格局。
保障措施中,該方案提出,落實產業用地支持政策23條,提高土地供應效率,加強產業用地“標準地”出讓,保障產業鏈項目用地需求;用好戰略性新興產業電價、能耗和環境容量優先配置等政策措施;鼓勵資源開發與產業鏈發展融合銜接,每年不少于30%新能源開發規模實行省級統籌,支持“鏈主”企業帶動風電上下游產業鏈組團式、鏈條式發展;強化上市傾斜,將“鏈主”、“鏈核”企業納入省級上市后備企業資源庫重點培育。
《山西省光伏產業鏈實施方案》明確,力爭到2025年,光伏產業鏈發展質態全面提升、龍頭企業加快培育、產業鏈條自主可控、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服務體系健全完善,光伏產業鏈總產值超1000億元,培育產值百億級企業2-3家,十億級企業6-8家,億元級企業20家以上。
重點任務稱,充分發揮長治現有的電池、組件、金剛線、光伏玻璃等產業基礎優勢,帶動晉東南地區,建設以電池、組件和拉晶切片為主,配套材料為輔的光伏產業集群。該文件強調,重點引進行業領先硅料、硅片企業重大項目落地,補齊硅料、拉晶切片產能短板。
2022年上半年,山西原煤產量達到6.4億噸,占全國的29.2%,位列全國第一。煤炭保供基礎上,其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風電、光伏已成為該省第二、三大電源。
據山西省能源局數據,截至2021年底,山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3889萬千瓦,占全省總裝機34.3%,比2012年底增長了7.6倍。其中:風電裝機2123萬千瓦,比2012年末增長近9.7倍,年均增長26.8%。光伏裝機1458萬千瓦,比2012年末增長近971倍,年均增長99%。
山西此前提出,到“十四五”末,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裝機容量占比達到50%,發電量占比達到30%。在儲能建設方面,將抽水蓄能作為推進儲能的主攻方向,力爭從明年開始,每年開工建設2—3個儲能電站,同時,大力發展新型儲能,到“十四五”末形成1000萬千瓦左右、與電源結構相適應的儲能容量,基本與新能源裝機相適應。
作者:楊漾 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