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的指導意見
(征求意見稿)
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提升農村地區供電保障水平,
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內在要求,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
果、促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為更好促進農村電網發展,
保障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民生產生活用電需求,推進城鄉供
電服務均等化,推動構建農村現代能源體系,現就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
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
加大農村電網建設改造力度,鞏固和提升并重,強化規劃引領,
統籌資源要素,動員各方力量,深入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
程,補短板、強弱項、夯基礎、促提升,全面鞏固提升農村電
力保障水平,推動構建農村現代能源體系,助力鄉村振興和農
業農村現代化。
(二)基本原則
統籌規劃,協調發展。農村電網規劃應與各級各類國土空
間規劃相銜接,強化各類要素保障;統籌農村電網各電壓等級 協調發展,做好與上級電網規劃銜接。
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堅持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深刻把
握地區差異、產業結構差異、生活習慣差異等對農村供電保障
提出的不同要求,分類實施、精準投資,有效解決農村電網面
臨的各類問題和短板。
綠色低碳,經濟高效。提升裝備節能水平,優化電力設施
布局,在保障可靠供電前提下提高投入產出效率。發揮電網能
源轉換傳輸利用平臺功能,大力支持風、光等分布式可再生能
源開發利用,支撐農村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創新驅動,開放共享。堅持創新驅動,鼓勵推廣新技術、
新模式、新業態,穩步提升農村電網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堅
持開放共享,靈活接入充電樁、儲能等多元主體,不斷提升配
電網綜合承載能力。
(三)主要目標
到 2025 年,農村電網網架結構更加堅強,裝備水平不斷提
升,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初見成效,農村電力保障水平得到全
面鞏固提升,全國農村供電可靠率達到 99.87%,綜合電壓合格
率不低于 99%,各地結合實際差異化制定本區域發展目標;農村地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顯著提升,消納率保持在合理水平;電能替代持續推進,農村地區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
重逐步提升。
二、補齊農村電網發展短板,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四)鞏固提升脫貧地區、革命老區電力保障水平
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貧困地區脫貧摘帽后“四個不摘”
的政策要求,聚焦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脫貧地區、革命
老區,進一步鞏固提升農村電力保障水平,為鞏固拓展脫貧攻
堅成果、促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強電力保障。結合易地幫扶搬遷、
生態宜居搬遷、農村集聚發展搬遷等,統籌加強遷入地電網基
礎設施建設改造,持續提高供電保障能力。
(五)加強農村電網薄弱地區電網建設改造
通過合理規劃布局電源點,加強負荷轉移聯絡通道建設,
逐步解決邊遠地區農村電網與主網聯系薄弱問題。在合理供電
范圍內有序推動內蒙古、四川、云南、西藏、甘肅、青海、新
疆等省份公共電網延伸覆蓋。因地制宜建設改造可再生能源微
電網,通過合理配置儲能、柴油發電機等,有效提升邊遠地區
電力普遍服務水平。統籌推進新劃轉縣域及農墾區、林區、小
水電供區、受災地區電網建設改造,強化“統一規劃、統一標
準、統一管理、統一服務”。
三、精準升級農村電網,提升農村電網現代化水平
(六)強化農村電網網架結構
持續加強農村電網建設改造,優化完善網架結構。西部地
區、偏遠地區通過增加變電站布點、加強線路聯絡等方式,補
齊農村供電短板。中部地區加強電網供電能力建設,著力提升 供電能力和供電質量。東部地區促進城鄉電網協調發展,推動
城鄉電網一體化示范,逐步縮小城鄉電網差距,基本實現城鄉
供電服務均等化。
(七)提升農村電網裝備水平
加快老舊電網設備更新,升級改造高損耗設備。全面落實
典型供電模式、典型設計和通用造價,推進農村電網裝備標準
化。加大配電自動化系統建設力度,有條件地區穩步推動農村
電網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積極推廣應用先進適用的新技
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提高農村電網建設改造的綜合
效益。
四、加強網源規劃建設銜接,支撐農村可再生能源開發 。
(八)提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
統籌發展和安全,結合“千鄉萬村馭風行動”“千家萬戶
沐光行動”,加強農村電網發展規劃與農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
發展銜接。統籌可再生能源開發、農村負荷增長等情況,在深
入挖掘消納潛力基礎上,適時推進農村電網建設改造,實現分
布式可再生能源和多元化負荷的靈活接入,提升農村電網分布
式可再生能源滲透率,促進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納。
(九)做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發電并網服務
各級電網企業和供電企業要積極做好農村分布式可再生能
源發電并網服務,依法簡化并網手續,優化服務流程,推廣線
上服務應用,確保農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發電“應并盡并”, 消納率保持在合理水平。
五、推進配套供電設施建設,助力農村電氣化水平提升
(十)服務農村產業電氣化
加強配套電網建設,不斷提升供電能力,保障電烘干、電
加工,田頭預冷、貯藏保鮮、冷鏈物流,以及養殖環境控制、
精準飼喂等農業生產電氣化需求;做好農村新型基礎設施、工
業園區等供電服務,滿足鄉村旅游、休閑農業、健康養老等新
業態用電需求。圍繞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需求,持續鞏固“機
井通電”成果,加強機井配電設施建設改造,健全長效機制,
繼續做好高標準農田配套電網建設,保障糧食穩產增產。
(十一)服務農村生活電氣化
做好農村充電基礎設施配套電網建設,服務電動汽車下鄉,
推動農村綠色交通出行。統籌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和農村“煤
改電”,推動農村地區清潔取暖。適應農村智能家居、新型家
用電器等綠色智能家電消費新趨勢,加強配套電網建設改造,
提升農村生活電氣化水平。
六、組織實施
(十二)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
各級發展改革部門(能源管理部門)是農村電網鞏固提升
工程的行業管理部門,要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強化政策銜接
和統籌協調,加強與同級財政、建設規劃、自然資源等部門的
溝通協調,形成工作合力。各級電網企業和供電企業是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的實施主體,要進一步加大農村電網建設改造
力度,規范工作程序,科學安排計劃,及時、高質、高效實施
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
(十三)強化規劃引領和計劃管理
省級和縣級發展改革部門(能源管理部門)應組織編制本
地區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規劃,統籌規劃本地區農村電網鞏
固提升工程實施的任務目標、建設重點、保障措施等,做好與
城鄉發展、生態環保等各級各類國土空間規劃的有效銜接。各
級電網企業和供電企業要支持和配合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規
劃工作,并按審定的全國、省級規劃編制企業規劃,完善項目
儲備,制定滾動投資計劃并組織實施。
(十四)加大資金保障和信貸支持
充分發揮地方政府和電網企業、供電企業的主導作用,落
實企業主體責任,用好企業自有資金、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和農
網還貸資金,加大農村電網建設投資力度,持續推進農村電網
鞏固提升。繼續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重點支持中西部、東北地
區,特別是原集中連片特困、邊遠等地區的農村電網改造。鼓
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等脫貧地區
的傾斜支持力度,加大對符合國家優先發展方向的農村地區能
源產業發展和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的信貸支持。
(十五)強化監督管理和績效評估
各級發展改革部門(能源管理部門)要加強對農村電網鞏 固提升工程的跟蹤分析和監督管理,掌握和調度工作進度,及
時協調解決工程實施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引導和督促電網企
業和供電企業扎實推進各項工作,確保工程順利實施。省級發
展改革部門(能源管理部門)應以縣為單位定期對農村電網鞏
固提升工程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對成功經驗進行總結,對暴露
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建議,實施過程中的重大事項及時向相
關國家部委報告,促進農村電力保障能力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