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energy網 近日報道】能源價格飆升,歐洲可再生能源供應鏈遭受威脅。
· 除非電力價格迅速恢復到正常水平,否則歐洲多達25%的電池和太陽能制造業可能遭遇停產。
· Rystad Energy的能源服務研究主管Audun Martinsen解釋說:“高電價不僅對歐洲的去碳化努力構成重大威脅,
【world energy網 近日報道】 能源價格飆升,歐洲可再生能源供應鏈遭受威脅。
· 除非電力價格迅速恢復到正常水平,否則歐洲多達25%的電池和太陽能制造業可能遭遇停產。
· Rystad Energy的能源服務研究主管Audun Martinsen解釋說:“高電價不僅對歐洲的去碳化努力構成重大威脅,而且還可能導致對海外制造業的依賴性增加。”
整個歐洲創紀錄的電價正在危害歐洲大陸建立一個可靠的低碳供應鏈和實現去碳化目標,因為太陽能和電池制造商面臨著越來越高的成本。
Rystad Energy的研究表明,除非電力價格迅速恢復到正常水平,否則35吉瓦(GW)的太陽能光伏制造和超過2000吉瓦時(GWh)的電池制造能力可能遭遇停產。
隨著經營成本上升,這些制造過程所需能源密集,導致一些運營商暫時關閉或放棄生產設施。除非價格很快恢復,否則歐洲通過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和電動汽車(EV)使用率來減少對進口化石燃料的依賴計劃可能會失去控制。
Audun Martinsen,是Rystad Energy的能源服務研究主管。他表示: "高電價不僅對歐洲的去碳化努力構成重大威脅,還可能導致對海外制造業的依賴性增加,而這正是各國政府急于避免的。如果歐洲大陸要堅持其目標,包括REPowerEU計劃,建立一個可靠的國內低碳供應鏈至關重要,但就目前看來,情況十分危急。"
最近幾周,歐洲的電價已經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原因是核電站和水電站意外停電、酷暑天氣來臨,以及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輸送量減少。
德國(歐洲太陽能和電池制造能力的領導者)的日平均現貨電價已經超過了每兆瓦時600歐元,而法國的電價已經超過了每兆瓦時700歐元。
在高峰時段,歐洲的電價已經飆升至每兆瓦時1500歐元,這對包括工業部門在內的消費者來說難以承受。雖然價格在8月創下歷史新高后已大幅回落,但價格仍在300至400歐元之間,比能源危機前的正常水平高出許多倍。
近年來,歐洲人已經從既可靠又經濟的電力中受益。低碳制造商也將其生產能力建立在每兆瓦時50歐元左右的穩定電價上。由于亞洲等其它地區的制造商享受著較低的電力投入關稅,相比之下,歐洲的生產商變得越來越沒有競爭力。
太陽能
雖然歐洲的太陽能制造能力在全球范圍內相對較小,只占總產能的2%,但任何項目的關閉或放棄都將產生嚴重的長期負面影響。歐盟(EU)的目標是到2025年生產能力達到20吉瓦,盡管目前已經規劃了35吉瓦的項目,但許多項目還沒有獲得資金,如果電價繼續高漲,這些項目失敗的風險就會增加。
在挪威,電力成本已經上漲了六倍,導致能源密集型的太陽能電池板制造業考慮在2022年剩余時間內停產。鑒于歐洲天然氣短缺預計將持續數年,且電價持續高漲,為太陽能制造工廠吸引融資和投資帶來挑戰。
電池
電池制造--在電動車和電池存儲供應鏈中至關重要--甚至比太陽能制造更耗費能源,而歐洲是全球的主要參與者。
歐盟目前擁有約550GWh的產能,占全球運營能力的27%。已宣布的正在開發的項目將大幅提高這一總量,將產能提高到2.7兆瓦時,使歐盟成為全球領導者。
然而,現在這些都面臨著風險,汽車制造和電池存儲部門可能因此而難以獲得歐洲制造的電池。
Britishvolt在英國Blyth的標志性千兆電池工廠(將為歐洲大陸的制造能力增加30吉瓦時)該工廠建造已經被推遲到2025年中期,原因是能源成本上升和需要額外籌集資金。
隨著中國制造商享受更低的電力價格,歐洲制造商迅速擴大生產規模的計劃可能受到挑戰。根據電力價格持續上漲,歐洲可能放緩采用電動汽車。
作者:王錦越 來源:能源輿情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