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省能源局發布《關于征求2023年全省電力市場交易有關工作意見的通知》。通知指出,有序推動分布式新能源參與市場費用分攤,支持新能源與配建儲能聯合體參與電力市場。2023年,電網企業代理購電用戶電價結構,不再執行峰谷分時電價。2022年,煤電大省山東跑在了其他省份前面——進行了全年連續電力現貨結算試運行;鼓勵
日前山東省能源局發布《關于征求2023年全省電力市場交易有關工作意見的通知》。通知指出,有序推動分布式新能源參與市場費用分攤,支持新能源與配建儲能聯合體參與電力市場。2023年,電網企業代理購電用戶電價結構,不再執行峰谷分時電價。
2022年,煤電大省山東跑在了其他省份前面——進行了全年連續電力現貨結算試運行;鼓勵集中式新能源電站參與中長期和現貨結算;全國首開獨立儲能參與現貨市場等。
2023年,山東電力市場主要變化將會是什么?
1. 市場規模略增長:4000億,含電網代購電量。
(2022年市場規模3800億,2021年市場規模1900億。)
2022年為電網代購電入市第一年,1-10月市場化采購電量為942.68億千瓦時,預計到年底將超過1100億。山東省從今年3月開始,代購電就沒有了優先發電量,100%為市場化采購電。(見下圖1)
而2023年相對于2022年的規模增量,一部分將因為工商業用戶全部入市。
享能匯制圖1:2022年山東電網代購電電量統計
2. 發電側:新能源市場化程度加深(主要變化)
隨著2023年用戶規模增加,發電側將納入更多新能源電站進入市場,也意味著新能源市場化的程度更深。有省內人士估計,“新增20%新能源電量”。去年新能源實際參與市場情況,參考:該文。
3. 環境溢價或是新能源電站的收益增長點(主要變化)
2022年山東日前、日內電力現貨價格呈現明顯的鴨子曲線特征,在光伏電量高發期間,現貨電價偏低、接近零,或者負電價,新能源電站企業反映,“目前現貨價格偏低,中長期價格變化不大,但上游中硅料價格高漲,所以公司整體收益率降低了。期望未來市場價格能提高,或者儲能成本降價。”但事實是,光伏高發時間低價,恰好是現貨市場特征,儲能成本在短期降低并非易事。
2023年意見稿的原文提出:“鼓勵新能源場站高比例參與電力市場,推動開展綠色電力交易和綠證交易,充分體現新能源環境屬性價值;按照“誰收益、誰承擔”的原則,有序推動分布式新能源參與市場費用分攤;支持新能源與配建儲能聯合體參與電力市場。”
這樣看,2023年省內的安排將從環境溢價角度出發,將為新能源電站帶來增收。至于將如何組織這兩類交易,綠電綠證如何銜接,則尚待省內具體安排。
4. 年度交易變化:先競價,后雙邊,保留月度交易(主要變化)
意見稿原文:“售電公司、批發用戶全年中長期合約電量原則上不低于實際用電量的80%。年度交易合約電量為購電方扣除政府授權中長期合同電量、跨省區交易電量后的市場電量,按照先集中競價,后雙邊協商的方式組織,鼓勵高比例簽訂年度中長期合約。年度雙邊合約曲線、價格經購售雙方協商一致后,可按月調整。”
山東省自2021年12月啟動現貨連續試結算以來,2022年就沒有了年度和季度交易,中長期交易剩下的是月度雙邊、競價和月內轉讓、競價。根據2023年意見稿,年度交易依然組織,但順序不是我們熟悉的“先雙邊,再競價”,而是“先競價,再雙邊”。
至于為何有此變化,有市場人士提出個人觀點:“因為明年市場交易上下限20%不變,可能是想通過競價,看電價能否在多發電主體的作用下,低于20%上浮上限。”
2023年中長期合約電量原則上不低于實際用電量80%,這里包含月度中長期。2022年規定的是90%。
5. 谷電用戶或可進入電力市場(主要變化)
各省以電網代理購電價格為基準的尖峰谷分時用電度電價格,結算方式略有不同,比如,2022年山東電網電價的結算方式是,輸配電價浮動,政府基金及附加不參加浮動。因此,有市場人士指出,“由于今年全年現貨,售電公司代理的用戶采用順價結算,輸配電價是不浮動的,而電網浮動,因此大量谷電用戶顯然不會選擇不劃算的售電公司,肯定選擇電網代理。甚至,一些本來就在市場里的谷電用戶,由于售電公司短時間沒法弄懂規律,沒法給出固定時段峰谷電價,導致很多谷電用戶,又回到電網了。”
根據2023年新意見稿,“調整完善電網企業代理購電用戶電價結構,其輸配電價執行與直接交易用戶相同的電價政策,不再執行峰谷分時電價。推動建立更加符合市場供需關系的分時電價政策。”
輸配電價不再浮動,意味著谷電用戶可進入市場。
6. 現貨大省,峰谷電價體系或逐漸淘汰(主要變化)
電網代理購電價格的調整,不僅意味著谷電用戶有機會進入市場,更意味著,在現貨大省,以15分鐘為刻度的分時電價,與現行的峰谷分時電價的差距越來越大,在全體工商業用戶范疇內,峰谷電價體系或逐漸淘汰。
而電網代購電價如何定?2023年的文件并未像2022年文件那樣明確為“采取掛牌交易方式,按當月月度集中競價交易加權平均價格確定”,尚待具體規則。
除開上述變化,零售市場體現為,鼓勵零售市場充分與現貨銜接,體現電力市場供需關系
根據2023年意見稿,批發用戶可轉為零售用戶,零售用戶也可轉為批發用戶。
意見稿稱:“完善零售市場價格形成機制,推動零售市場形成分時價格,充分體現電力市場供需關系。售電公司應根據現貨市場價格信號,制定多樣性的分時零售套餐,分季節分月度合理確定分時零售套餐中峰平谷時段、時長,以及峰平谷價格比例等參數。
完善場外零售合同,場內零售套餐約束機制:前12個月月均用電量超過50萬千瓦時的用戶,允許簽訂場外零售合同。參考現貨電能量市場分時電價信號,結合容量補償電價收取方式,試行零售套餐分時價格約束機制。”
目前,山東2023年電力市場方案處于征求意見階段,從內容上看,大方向明確,小細節待落實,總體穩步向前。
作者: 來源:享能匯工作室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