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全自動更換機器人、集成充電倉儲管理系統等技術,最快可實現20秒換電的一種新能源電動汽車配套基礎設施換電技術;采用金茂綠建自研BIPV彩色仿石光伏墻等產品,為建筑提供清潔綠色能源……近日,北京市發改委委托第三方機構組織清華大學、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中國
采用全自動更換機器人、集成充電倉儲管理系統等技術,最快可實現20秒換電的一種新能源電動汽車配套基礎設施換電技術;
采用金茂綠建自研BIPV彩色仿石光伏墻等產品,為建筑提供清潔綠色能源……近日,北京市發改委委托第三方機構組織清華大學、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中國能源研究會、北京市生態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等相關行業專家,對8個領域共85項申報技術進行評審。經書面材料初審、企業答辯、專家集中評審、相關部門合議,推薦了51項技術擬進入本市創新型綠色技術推薦目錄。
值得一提的是,“一種基于廢棄物再生的自養、異養水處理高效脫氮技術”和“一種基于物聯網、大數據和云平臺技術的共享兩輪車全生命周期智能運營管理技術”已入選國家《綠色技術推廣目錄(2020年)》,根據《若干措施》,該技術自動納入本市“推薦目錄”。結合上述的51項新技術,此次共有53項技術擬入選。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自《北京市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實施方案》《北京市關于進一步完善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若干措施》和《北京市創新型綠色技術及應用項目征集遴選管理細則》發布以來,本市持續推動創新型綠色技術征集遴選發布推廣工作。
據了解,此次參加評審的8個領域包括,節水和水環境綜合治理、大氣污染防控、替代能源生產、能源節約、農林、交通運輸、行政監管與設計、減碳固碳。本次擬推薦入選的技術企業包括,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共30家,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共32家,國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共3家,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共16家,小巨人企業7家,隱形冠軍企業1家。
以一種新能源電動汽車配套基礎設施換電技術為例,該技術采用全自動更換機器人、集成充電倉儲管理系統、電池包鎖止、平面壓接式的電連接、集裝箱式的換電站平臺等技術,實現純換電時間20秒的新突破,單站日換電服務能力達到了960次/天的新高度,有效解決了大規模車輛能源集中補給問題。目前,位于朝陽區的紅領巾換電站就采用此技術,該換電站目前月均換電次數3305次,月服務車輛1591輛,負荷率為13%。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扎實推進北京市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引導企業綠色技術創新,充分發揮本市科技資源優勢,為本市及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技術支撐,北京市發改委會同市科委、中關村管委先后印發多套方案,持續推動創新型綠色技術征集遴選發布推廣工作。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本年度,本市已面向社會公示了節能和能效提升(能源節約)、替代能源生產、固體廢物減量化和資源化、土壤污染治理、塑料污染防治、節水和水環境綜合治理、大氣污染防控、交通運輸、行政監管與設計、減碳固碳、農林、防止食品浪費等12個細分技術領域共計84項創新型綠色技術。
“本市依托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資源優勢,綠色技術創新氛圍活躍,涌現出了一批好的創新型綠色技術和有較強創新能力的綠色技術創新企業。下一步,我們將積極持續征集發布并動態調整創新型綠色技術推薦目錄和應用場景技術需求清單,對接重點企業、行業協會等,推動綠色低碳示范項目建設,積極發揮綠色金融、技術交易等市場手段助力本市創新型綠色技術發展。”該負責人介紹。文/本報記者 武文娟
作者:武文娟 來源:北青網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