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能源局今日發布《吉林省電力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統籌制定全省“十四五”電力發展目標體系。《規劃》提出,立足風、光、水、地熱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優勢,積極推動電力系統向適應大規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進,以建設“堅強化、智能化、柔性化”電網為基礎,推廣應用新技術、新設備、新機制
吉林省能源局今日發布《吉林省電力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統籌制定全省“十四五”電力發展目標體系。
《規劃》提出,立足風、光、水、地熱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優勢,積極推動電力系統向適應大規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進,以建設“堅強化、智能化、柔性化”電網為基礎,推廣應用新技術、新設備、新機制,以深化火電靈活性改造、推動清潔高效先進節能的煤電及氣電為助力,以推動“吉電南送”高比例新能源基地開發外送特高壓直流工程及深入挖掘省內自身消納能力為驅動,鼓勵省內開發新能源采取自帶消納方式,從源、網、荷三側發力,加快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建成,促進全省電力行業高質量發展。
光伏發電方面 :新增裝機規模462 萬千瓦,到 2025年裝機達到 800 萬千瓦。
具體部署:“十四五”期間,擴大白城百萬千瓦級“光伏領跑者” 基地規模。以西部白城、松原地區為重點,開展風光儲、光 伏農業、光伏牧業等“光伏+”地面光伏并網發電項目建設。 中部長春、吉林等地區推廣光伏建筑一體化分布式光伏發電 項目。預計到 2025 年,全省光伏發電裝機達到 800 萬千瓦。
風力發電方面:新增裝機規模1623 萬千瓦,到2025 年裝機達到2200 萬千瓦。
具體部署: “十四五”期間,穩步推進白城地區特高壓直流配套風
電基地建設,擴大西部白城、松原、四平雙遼本地消納風電
規模。在中東部地因地制宜開展分散式風電項目建設。積極
推動吉林西部白城、松原地區風電就地制氫、分級消納,實
現風電制氫規模化發展,推動風電就地消納。預計到 2025
年,全省風電裝機達到 2200 萬千瓦。
此外,電源發展方面,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發電項目,到2025年,全省裝機容量達到6000萬千瓦以上,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比達到60%以上。電網發展方面,推動以吉林省為起點的區域間高比例新能源外送通道建設,力爭建成省內“兩橫三縱”500千伏雙環網的骨干網架。創新發展方面,建設白城、松原和四平雙遼地區3個“綠電”產業園區,加快推動“氫動吉林”之“風光消納規模制氫工程”,促進風光等新能源與氫能互補協同發展。
《規劃》三大特色亮點:
(一)聚焦“雙碳”目標,堅持電源綠色發展。《規劃》秉持綠色價值取向的新發展理念,在電源發展中促進綠色低碳轉型,在轉型中實現更大發展。調整電源結構,優化電源布局,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發電項目,結合儲能、制氫等新技術和新業態,積極發展風電、光伏、生物質等清潔能源項目,打造國家級清潔能源生產基地。提高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水平,促進全省電力行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二)統籌項目布局,堅持網源協調發展。《規劃》科學布局電源項目,適度超前建設電網,合理配置電力資源,促進電網與電源發展相協調,加強清潔能源項目發展與電網建設相銜接。同時推進主干電網與配電網、城鄉電網發展相協調,加快電網智能化建設步伐,把全省電網建設成結構合理、運行可靠、經濟靈活的現代化電網。
(三)探索實施路徑,堅持系統創新發展。《規劃》提出加快實施“3(園區)+1(工程)”電力創新發展,在白城、松原、四平雙遼建設3個“綠電”產業示范園區,適時在長春、吉林可調節性負荷比重較高的園區推廣應用;引進大數據中心、儲能、動力電池等高載能產業,提升新能源消納水平,形成發電、供電、用電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加快推動“氫動吉林”六大工程之一的“風光消納規模制氫工程”,依托可再生能源資源優勢和先進電解水制氫技術,逐步實現可再生能源制氫替代和產業鏈價值鏈延伸,促進風光等新能源與氫能互補協同發展。
作者: 來源:太陽能發電網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