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聯社報道,德國政府計劃對家庭和工業用電價格設置上限,以減緩能源成本飆升的影響。據悉,德國政府將參照限制天然氣價格的方法,來制定限制電價的計劃。草案顯示,為了籌集資金,德國政府正考慮對電力公司的超額利潤征稅。對于現貨電價,征稅將從今年3月起追溯生效,而對期貨電價的征稅則將從12月開始。或有部分投資者擔憂電價征稅
據財聯社報道,德國政府計劃對家庭和工業用電價格設置上限,以減緩能源成本飆升的影響。據悉,德國政府將參照限制天然氣價格的方法,來制定限制電價的計劃。草案顯示,為了籌集資金,德國政府正考慮對電力公司的超額利潤征稅。對于現貨電價,征稅將從今年3月起追溯生效,而對期貨電價的征稅則將從12月開始。或有部分投資者擔憂電價征稅可能影響電力企業對綠電的裝機意愿,而歐盟又是我國光伏的主要出口地之一,恐會對光伏需求產生不利影響,這可能也是今日光伏板塊下挫的原因之一。
但實際上,德國對該稅收按不同發電方式進行了分級劃定:據財聯社報道,暴利稅將根據發電企業使用的燃料不同而逐級征收。對褐煤發電和燃料油發電征收暴利稅的門檻分別是每兆瓦時52歐元和每兆瓦時28歐元,太陽能、海上風能和核能的電價超過每兆瓦時130歐元時。意味著在歐洲電量需求量不變的情況下,使用風、光、水、核等非邊際機組產生的電能價格只要控制在52—130歐元/MWh之間,獲得的利潤將是傳統能源發電電價利潤的數倍。可以看出,實際上此舉反而鼓勵了能源轉型,對于光伏等可再生發電方式或許是個利好。為何要鼓勵能源轉型能呢?一方面是環保需求,更重要的則是能源安全的需要,即避免在能源上過于依賴美俄等國的化石燃料,追求渠道多樣化,且可再生發電方式也有望更好地避免能源進口被“卡脖子”的問題。同時,相較年內波動較大的化石能源價格,光伏發電成本相對穩定,或將更受電力企業青睞。
另一方面,最終決定發電量的可能還是電力需求,就好比我們日常生活離不開手機電腦,長江沿岸沒有暖氣的朋友冬天離不開暖空調,等電費賬單到了,再一拍大腿。因此,即使電價有些波動,但該政策對于用電量及上游裝機可能并無太大影響。
與此同時,我國光伏企業憑借其技術積累,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具有相對優勢,據Solarbe數據,2021年全球光伏企業營收20強中,中國占據18席,全球優質光伏企業齊聚A股市場,情緒面引發回調之時,或可借機布局。
華創證券認為:海關總署發布10月出口數據。1)組件出口同比穩增,環比略有下降。2022年10月全國電池組件出口金額為242.48億元,同比增長27.04%,環比下降5.33%;1-10月全國電池組件累計出口金額為2636.71億元,同比增長78.63%。2022年10月全國電池組件出口量為13.93GW,同比增長25.82%,環比下降3.76%;1-10月全國電池組件累計出口量為154.26GW,同比增長52.58%。主要出口國家中,海外地區上半年組件出貨高增,以歐洲為代表市場受制于物流堵塞、人工短缺等限制,存在一定的庫存積壓。同時,隨著12月圣誕假期臨近,裝機進入淡季,組件需求有所減弱,歐美澳地區環比小幅下行。但國內新增光伏裝機恢復高增,成為組件出貨有力的支撐。2)逆變器出口金額同比延續高增。2022年10月全國逆變器出口總金額67.21億元,同比增長116.42%,環比增長2.27%;1-10月全國逆變器累計出口金額為460.42億元,同比增長77.32%。2022年10月全國逆變器出口量為435.99萬個,同比增長5.44%,環比下降14.01%;1-10月全國逆變器累計出口量為3962.50萬個,同比增長15.52%。重點省份出口同比穩增,環比略有波動。逆變器在替換需求+新增裝機需求雙重推動下,表現出較強韌性。展望2023年,伴隨硅料產能釋放,全球裝機量爆發,出口高景氣度有望得到延續。
作者: 來源:新浪財經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