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控股有限公司中國區總裁羅嘉進先生在第20屆《財經》年會上表示,各國鼓勵新能源發展已成為趨勢 中國可以依靠自身的獨特優勢克服挑戰。
羅嘉進稱,作為能源供應商要面對的共同難題之一,就是實現可靠及安全供電的同時,也要保障合理電價,并注意保護環境。成本高起是能源供應商面對的很棘手的問題,過去兩年無論是國際石油
中電控股有限公司中國區總裁羅嘉進先生在第20屆《財經》年會上表示,各國鼓勵新能源發展已成為趨勢 中國可以依靠自身的獨特優勢克服挑戰。
羅嘉進稱,作為能源供應商要面對的共同難題之一,就是實現可靠及安全供電的同時,也要保障合理電價,并注意保護環境。成本高起是能源供應商面對的很棘手的問題,過去兩年無論是國際石油、煤炭、天然氣價格不斷攀升,成本高漲,而維持合理的價格和注重環保上難上加難。
而面對能源危機世界各國也要擔起減碳的任務,全球GDP超過三分之二的經濟體都宣布了減碳目標,長遠來講可以看到幾點,各國鼓勵新能源發展已經成為趨勢,為了維護電網在高比例清潔能源安全穩定運行,部門加大了儲能設備的投資。而核能作為典型的低碳高效型能源,在全球減碳路徑里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是歐美碳達峰時間中的主力。
另外,各國更加注重提高新的能源科技和利用效率,例如德國加大了國家氫能源的投入,鼓勵更新供暖的系統,為了節能建筑和節能改造提供了稅收問題。而面臨當下的困境,有不少國家,比如說美國、德國和荷蘭和我們也需要靠額外的煤電來支持能源穩定。
在俄烏沖突引發的能源危機背景下,各大經濟體重新審視在能源轉型過程中傳統能源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在保障脫碳過程中,如何能保障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和經濟性。
中國也面臨著諸多的挑戰。譬如說近幾年我國電力供應較為緊張,隨著供電和光伏新能源裝機比例的提高,電力系統需要利用大量常規的火電參與調峰,保持電力供需平衡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另外,雙碳目標推出進一步加快了能源脫碳的進程,新舊動能轉換的步伐要跟得上才能順利過渡能源結構的轉型。再之,近兩年極端天氣頻發增加了風電和光伏的應用復雜性,如何在這個復雜的環境下既要兼顧電價合理性,又要將其控制在相對較低的水平是非常有挑戰性的。
在國際上,地緣政治沖突讓能源博弈變得更加復雜,能源貿易摩擦明顯增多,根據范圍不斷擴大。另外,高利率、高通脹、匯率波動以及金融投資等多重作用導致全球能源價格繼續在高位振蕩,進一步加重了能源成本。
中國可以依靠自身的獨特優勢,是有能力克服這些不同的挑戰。
首先,中國制造業供應鏈規模龐大,配套完善,在全球貿易和生產體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第二,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發展。中國重視研發投入,科技創新綜合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第三,目前我國是全球領先的消費和工業需求的市場,超大規模的市場和消費能力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國際的競爭能力。
第四,大規模新能源開發帶動了新技術的發展,供電光伏的上游原材料新能源設備制造生產商形成了長期景氣的支撐,配套的儲能技術,氫能技術也將因此受益。
最后,市場導向的營商環境,讓能源穩定的長遠規劃的能力將會進一步優化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具體就新能源開發來說,要把握以下三點是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
首先要持續降低零碳能源發電成本,需要通過規模化的效應和技術創新進一步降低設備的投資成本,加速平價化的過程。
其次,需要改進電網基礎設施需求側的響應以及部署捕能的技術,提高電網靈活性,不但要通過增加調峰電源,增加電網靈活性,還要增強區域輸電互聯。
另外儲能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得以提高電力系統的靈活性。再者,應加大技術的發展與應用,透過科技創新引領新能源的發展,包括儲能技術、氫能技術、核能以及碳捕集封存利用的技術。
最后,能源發展邁向零碳的未來,為民生保駕護航,需要政府、學界、商界、市民,大家攜手同行。
作者: 來源:金融界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