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網作為能源轉型的支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電網發展現狀仍火候欠佳。彭博新聞社(BNEF)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到2050年,電網所需投資額將達21.4萬億美元以上,以推動全球凈零進程。《新能源展望:電網》于3月3日發布,詳細分析了彭博社《2022年新能源展望凈零排放》中提出的電網發展情況。
維持現有電網需投資4.1萬億美元,增
電網作為能源轉型的支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電網發展現狀仍火候欠佳。彭博新聞社(BNEF)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到2050年,電網所需投資額將達21.4萬億美元以上,以推動全球凈零進程。《新能源展望:電網》于3月3日發布,詳細分析了彭博社《2022年新能源展望凈零排放》中提出的電網發展情況。
維持現有電網需投資4.1萬億美元,增建用于電力消費生產的新電網需投資17.3萬億美元。2040~2050年,電網年度投資將增加兩倍,從2022年的2740億美元增加到8710億美元。電網投資要達到這一規模,很大程度上需要政策干預,例如,簡化許可程序,以減少單個項目所需的許可數量;整合不同機構的審查程序,制定明確的審批時限。為加速電網的現代化進程,政府部門亟需進行改革,為電力公司追求數字化和電網靈活性創造條件。
到2050年,配電網絡的年度支出將增加到原先的三倍以上,從當前的1470億美元增至5330億美元左右。隨著可再生能源使用量增加,電網支出很大程度上將在配電網中建立更大的冗余,實現雙向流動,并增強遠程監控。對于連接市場,平衡配電網間的電力,提高電網系統可靠性,以及將遠程電力輸送至整個網絡,輸電線路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電網急劇擴張。彭博新聞社預計,2022-2050年間,電網將擴建8000萬公里,遠超當今的全球電網規模。其中將包括6800萬公里左右的地上線路、1200萬公里的地下電纜和20萬公里的海底電纜。
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 NEF) 公司的電網和公用事業部門負責人、該報告的第一作者桑吉特·桑赫拉(Sanjeet Sanghera)表示,“我們必須在2050年前將全球電網規模有效擴大一倍。未來電網需要智能、靈活、高效,從而幫助我們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數字化有助于提高電網基礎設施的利用率,將高達5.1萬億美元,占2050年總投資的24%。其中大部分用于實現電力系統的自動化和控制,或用于提高監控和態勢感知能力。數字化部署還有助于延長老化資產壽命,降低新輸電線成本,并以低價維持用電需求,維持發電連接的可靠性,從而快速實現電網投資的所有驅動因素。
桑赫拉表示,“受工業革命影響,傳統電網應運而生,其性能遠超我們的期望。但對于未來電網,將通過連接可再生能源發電與不計其數的終端使用經濟電氣化,推動全球經濟脫碳進程。要實現這一目標,發展電網所需的技術、政策和戰略與以往的并不相同。”
電網擴張會給供應鏈帶來壓力。到2030年,電網對銅的需求將從目前的500萬噸增加到1300萬噸,并將持續增長,到2050年將高達2300萬噸。2022-2050年,電網將成為能源轉型過程中銅使用量最大的領域。
作者:朱硯昭 來源:能源輿情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