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重要一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做好全年能源工作至關重要。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持續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制定本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把能源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為目標,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著力增強能源供應鏈的彈性和韌性,提高安全保障水平;著力壯大清潔能源產業,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著力推進能源產業現代化升級,充分發揮能源穩投資促增長的重要作用,實現能源更加安全、更加綠色、更加高效地發展,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能源保障。
(二)基本原則
堅持把能源保供穩價放在首位。強化憂患意識和底線思維,加強國內能源資源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積極推進能源資源進口多元化,以常態能源供應有彈性應對需求超預期增長,全力保障能源供應持續穩定、價格合理可控。
堅持積極穩妥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深入推進能源領域碳達峰工作,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夯實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基礎,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扎實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優化。
堅持創新驅動提升產業現代化水平。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補強能源產業鏈薄弱環節,狠抓綠色低碳技術攻關,加快能源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提高能源產業鏈安全保障能力,增強能源產業競爭新優勢。
堅持高水平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動力。深入推進能源體制改革,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堅定不移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充分發揮市場在能源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不斷增強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三)主要目標
供應保障能力持續增強。全國能源生產總量達到47.5億噸標準煤左右,能源自給率穩中有升。原油穩產增產,天然氣較快上產,煤炭產能維持合理水平,電力充足供應,發電裝機達到27.9億千瓦左右,發電量達到9.36萬億千瓦時左右,“西電東送”輸電能力達到3.1億千瓦左右。
結構轉型深入推進。煤炭消費比重穩步下降,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提高到18.3%左右。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比提高到51.9%左右,風電、光伏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達到15.3%。穩步推進重點領域電能替代。
質量效率穩步提高。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降低2%左右?缡^輸電通道平均利用小時數處于合理區間,風電、光伏發電利用率持續保持合理水平。新設一批能源科技創新平臺,短板技術裝備攻關進程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