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太陽能發電增長13.9%,增速比1-2月份加快4.6個百分點。一季度,太陽能電池產量增長53.2%。
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一季度,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運行良好,各環節產量均創新高。未來,隨著光伏應用持續升級,看好光伏行業未來的發展。
穩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太陽能發電增長13.9%,增速比1-2月份加快4.6個百分點。一季度,太陽能電池產量增長53.2%。
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一季度,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運行良好,各環節產量均創新高。未來,隨著光伏應用持續升級,看好光伏行業未來的發展。
穩步增長
江蘇是我國的光伏產業大省。江蘇省光伏產業協會秘書長范國遠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總體來看,江蘇的光伏產業延續了良好發展態勢。在制造端,隨著擴產的產能逐步投產,江蘇省的主要光伏產品產量同比均有增長;在應用端,江蘇省1月份、2月份的新增光伏裝機大幅增長,領跑全國。
隨著市場需求持續向好,光伏市場規模持續擴大。隆基綠能品牌總經理霍焱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介紹,2023年1-2月份,國內光伏累計新增裝機20.37GW,同比增長87.6%,已接近2022年1-5月份累計裝機容量。2023年國內光伏招標持續創下新高,截至2月底,僅GW級招標業主2023-2024年度光伏組件集采招標規模已超50GW。
“從國家能源局到省級政府的規劃文件看,光伏基地項目穩步推進、電網靈活性建設加速將在中長期內持續刺激光伏市場需求的穩步增長。”霍焱說。
在國際光伏市場總體需求保持旺盛的背景下,我國持續成為全球光伏產品的主要供給國。霍焱認為,美國市場受到2022年《通脹削減法案》的影響,光伏項目經濟性得到有力支撐,2023年一季度需求拉升。隨著美國清關速度加快,美國市場有望恢復。歐洲能源價格繼續保持高位,歐洲光伏需求繼續呈現加速態勢。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呂錦標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一季度,光伏產業“先抑后揚”,在去年底今年初短暫調整后迅速回升,全產業鏈產銷總量保持環比增長,光伏產品不但消耗了當季超過30萬噸的多晶硅,而且消化了上年積存的10萬噸庫存。同時,光伏行業產能不斷優化,P型技術產品向高效N型的轉型提速,新開工和規劃推進的N型光伏電池產能超過200吉瓦。
未來可期
目前,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業績正陸續發布。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統計發現,受益于光伏行業高景氣度,多家光伏上市公司一季度業績亮麗。例如,通威股份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約60%-68%;天合光能預計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39.31%-231.35%;晶盛機電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80.86%-103.47%等。
今年以來,多晶硅價格持續下探,光伏行業上游原材料供應緊張的情況逐漸得到緩解。4月19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發布的信息顯示,最近一周,國內單晶復投料價格區間在18萬元/噸-19.5萬元/噸,成交均價為19.24萬元/噸,周環比降幅為2.73%;單晶致密料價格區間在17.8萬元/噸-19.3萬元/噸,成交均價為19萬元/噸,周環比降幅為2.71%。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預計,4月份,硅料價格仍將延續目前的緩跌走勢。該分會表示,在二季度硅料整體降價的預期下,下游采購為避免跌價損失,簽單模式基本全部轉化為一周一簽。
“一季度,多晶硅價格回調,推動光伏組件從去年的1.9元/瓦以上,下降到1.6-1.7元/瓦區間。預計下半年光伏組件價格可能進入1.5元/瓦,這將大幅度降低光伏發電成本,刺激全球光伏裝機的市場規模高增長。”呂錦標說。
值得注意的是,光伏產業產能擴張當前十分火熱。范國遠預計,未來光伏制造端的擴產將帶來更大競爭,光伏產品價格向下的趨勢有望持續。同時,光伏產品國際貿易形勢依然會比較嚴峻。在光伏應用端,隨著市場化并網項目陸續開工,光伏發電裝機規模未來將繼續快速增長。
作者:郭錦輝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