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一年的跌跌不休,光伏市值近乎膝斬,部分企業損失過千億。
2023年開始,國內光伏股價幾乎全部開始一路狂跌。近期,知名網紅胡錫進宣布自己正式開戶進軍中國證券市場。有人根據胡錫進“幾百億市值的”、“腰斬的股票”等信息猜測,其購買的是近期狂跌的光伏股中的一只。根據統計數據來看(截止6月28日數
經歷一年的跌跌不休,光伏市值近乎膝斬,部分企業損失過千億。
2023年開始,國內光伏股價幾乎全部開始一路狂跌。近期,知名網紅胡錫進宣布自己正式開戶進軍中國證券市場。有人根據胡錫進“幾百億市值的”、“腰斬的股票”等信息猜測,其購買的是近期狂跌的光伏股中的一只。根據統計數據來看(截止6月28日數據),光伏股總市值蒸發超過3萬億(相較近兩年最高市值而言)。其中市值蒸發過千億的有四家企業,隆基、通威、合盛硅業三大龍頭赫然在列,天合光能、大全能源緊隨其后,市值蒸發值近九百億。
隆基,龍頭跌起來也不遜色
隆基作為行業龍頭,在A股光伏狂跌時,自然首當其沖,距離曾經的市值最高點已蒸發3400多億,跌幅達到62.3%。
隆基的營收與股市表現形成了巨大反差。根據年報信息來看,隆基綠能2022年的營業收入達到了1289億余元,本期比上期同比增加60.03%,且近三年來營收逐步增加。
合盛硅業,上游暴跌拉了胯
合盛硅業市值蒸發達1810億元,跌幅達到68.49%,較隆基跌幅還要略高一籌,已經達成膝斬。
合盛硅業從營收來看達到了236億余元,較同期上漲10.62%,但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卻大幅下跌,下降幅度達到37.39%,數值達到51億余元。報告稱主因為主要產品銷售價格下降及原料價格上漲導致利潤減少。
通威,一體化也沒救自己
同樣是龍頭企業,通威也沒能在A股幸免,市值蒸發達1500,跌幅49.19%。
據年報信息顯示,通威在2022年營收比上年同期增長119.69%,達到1424億余元。據年報信息顯示,營收大幅提高主要系產品價格上升、光伏經營板塊規模擴大。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經營板塊規模擴大,營業成本收入也有所上升。
東方盛虹,輔材企業也不能幸免
蒸發過千億的名單上,有一家特殊企業,東方盛虹,主營業務為民用滌綸長絲產品,正在積極備戰光伏,主要生產光伏EVA材料。它的市值蒸發了1100多億,跌幅也高達59%。
根據年報信息來看,東方盛虹正在打造全球最大光伏膠膜原料生產基,推進“百萬噸級 EVA”戰略目標,同時規劃建設 30 萬噸/年 POE 及 20 萬噸/年α -烯烴工業化裝置。計劃通過 EVA 與 POE 雙線并進,橫向覆蓋、鏈式延伸的光伏材料全產業鏈布局, 朝著“打造全球最大的光伏膜材料產業基地”目標加速邁進。不過,從2022年營收占比來看,光伏EVA只有10.3%,目前市值與光伏關聯不大。
百億級,業績火紅,股價綠油油
市值跌幅在千億以下,500億以上的企業也多達14家。其中涵蓋天合光能、晶澳、TCL中環、正泰電器、三峽新能等上下游企業,最低跌幅也有27.07%,最高高達68.53%。天合光能,市值蒸發最多達945億元,晶澳科技在此列中市值蒸發相對較小。
與市值蒸發千億的企業類似,天合光能、晶澳、TCL中環等企業營收數據來看均有提升。其中天合光能營業收入漲幅91.2%,達到85億余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幅高達103.97%。而晶澳營業收入比上年增加76.72%,高達729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增長171.4%,高達55億元。
此外,光伏Time共統計99家A股上市企業,將歷史最高市值、當前市值、市值蒸發量、市值跌幅信息制成一表,以供參考。
作者:戲臺 來源:能源雜志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