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能源局、海南省政府和印度尼西亞能源與礦產資源部共同主辦的2023中國-東盟清潔能源合作周19日在海南省海口市舉行,多方表態將深化清潔能源領域合作。
中國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在開幕式上表示,中國-東盟雙方在能源可及、清潔能源技術創新應用、能源綠色融資等領域合作亮點紛呈。未來,中方愿與東盟國家繼續加強電力互聯互通、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能力建設等方面的務實合作。
東盟秘書長高金洪表示,預計到2050年東盟地區能源需求將增加3-4倍,東盟與中國合作的重點包括海上風能、水電、電力互聯互通和綠色交通等方面,希望東盟與中國以清潔能源合作周為重要平臺,促進雙方采取進一步措施,共同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為雙方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幸福帶來更大好處。
2023中國-東盟清潔能源合作周還發布了《中國—東盟清潔能源企業合作海口宣言》《東盟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低碳轉型路徑》《東盟海上風電發展路線圖》《2022中國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發展報告》等系列成果,為進一步推動中國-東盟清潔能源務實合作注入新動能。
《2022中國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發展報告》指出,2022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12.13億千瓦,居全球首位,大力推動了我國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綠證作為可再生能源環境價值的集中體現,是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支撐。據統計,2022年國內綠證核發約2060萬個,同比增長135%;截至2022年底,國內綠證累計核發約5954萬個,其中無補貼項目綠證核發量占比約41%。同時,2022年國內綠證交易量達969萬個,同比增長15.8倍,創歷史新高;截至2022年底,國內綠證累計交易約1031萬個;且綠證價格由市場形成,價格水平總體平穩。
《東盟海上風電發展路線圖》報告指出,海上風電是海洋國家清潔能源轉型的重要途徑,東盟國家海風資源豐富且分布均勻,同時對能源有著巨大需求;而海上風電產業鏈涉及面廣,技術難度大;基于全球海上風電發展經驗,東盟可借助RCEP合作,實現海上風電產業跨越式發展。
《東盟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低碳轉型路徑》指出,東盟國家能源發展正處在低碳轉型的最好時機,并分類觀察和分析了東盟成員國新能源發展的現狀及面臨的挑戰,提出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東盟在新能源發展領域的潛力和優勢,通過合作實現低碳轉型目標。
據中新網.海南日報綜合
作者: 來源:太陽能發電網綜合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