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210尺寸的光伏板,由機械臂抓取進入全自動生產線,僅6分鐘便完成拆解,接線盒、鋁框、EVA膠及背板、焊帶、玻璃、電池片等同步實現分類收集。這是昨天在常州瑞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看到的一幕。
10月17日,國家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公示,瑞賽環保的“退役光伏組件循環利用國家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項目在列,這是全國光伏行業首個標準化試點項目。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落實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目標的攻堅期。探索風電、光伏、動力電池等的循環利用,是實現“綠色循環發展”目標的必由路徑。
當前,常州正加快建設新能源之都,光伏龍頭企業天合光能累計出貨量超150GW,其中210光伏組件出貨量超75GW,全球第一。瑞賽環保總經理許忠興介紹,按一塊光伏板使用壽命20—25年推算,2025年全國將迎來第一批光伏組件“退役潮”,累計將達9GW。
作為國內首家專業從事報廢光伏組件拆解技術研究的民營科技企業,瑞賽環保2019年獲得行業內首張環境影響報告的許可批復,預計今年回收量達7000噸,可實現95%以上的材料回收率、90%以上的材料可再生利用率。企業參與了多項國標的制定,牽頭制定的《光伏電站安全拆除及固廢分類管理規范》被工信部列入工業節能與綠色標準研究項目名單,助力光伏新能源產業實現綠色循環發展。
除光伏組件,動力電池也大規模進入“退役期”。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動力電池回收”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8月,《常州市加快構建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生態工作方案》出臺,明確要鞏固電池優勢、補齊回收環節。
常州新能源汽車產量占江蘇的75%,目前已有多家企業積極布局動力電池回收領域,打造“綠色閉環”全產業鏈生態圈,如杰成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循環產業中心去年簽約落戶,計劃建設年處理量達30萬噸的新能源汽車退役動力蓄電池循環利用項目;金為環保科技(常州)有限公司通過精餾工藝,有效解決了鋰電池生產廢液處理問題,年處置量突破5萬噸。
常州厚德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組建了一支50人的技術團隊,重點開展廢舊動力電池資源化高值再生研發及產業化。技術負責人李智算了筆賬:動力電池負極廢料可分選出再生銅粉,將再生銅粉制備成高純度氧化銅粉,每噸銷售價可增加3000—4000元。目前,厚德再生已與寧德時代、蜂巢能源、力神電池等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建立合作,正籌建第4個廠區,加快構建動力電池廢料循環再生體系。
作者: 來源:常州日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