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底,上海交通大學太陽能研究所所長沈文忠以“不必驚慌”概括2023年市場對產能過剩的擔憂并預測,未來一年左右的時間,光伏產業又能恢復到欣欣向榮的局面。他說:“光伏產業每五年經歷一個發展周期,產能過剩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
經歷了產業鏈價格、股市價格持續下探,2024年的光伏產業能否否極泰來?是否如部分市場分析人士所言“投資者對光伏板塊從擔心、悲觀、恐慌、到絕望的負面情緒已基本釋放完畢”?市場供需情況和龍頭企業的預判如何?
供需格局
隨著硅料供應持續釋放,2023年末光伏主產業鏈各環節名義產能都將達到近1000GW,即使考慮產能利用率折扣,2024年行業整體供需關系正式回歸“總量過剩”狀態不可避免。
不過也需注意到,隨著IPO/再融資收緊和跨界光伏的“退場”,2024年規劃產能實際落地情況仍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國金證券在最新的研報中表示,行業出現長期、高度同質化的惡性產能過剩的概率在顯著下降。
“隨著光伏盈利持續探底以及融資的緊縮,產業鏈各環節的項目投產較多存在了延期的情況。比如近期即使是行業頭部企業也延期或減少了部分電池片、多晶硅項目的投產。”一位光伏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2023年最后兩個月,宣布延期投產的光伏企業包括京運通、能輝科技、歐晶科技、京山輕機、大全能源等產業鏈各環節企業。
2023年下半年以來,光伏行業的融資終止事件趨多。比如,2023年11月6日,金剛光伏終止原擬定增募資20億元,用于投資年產4.8GW高效異質結電池及1.2GW組件項目。2023年9月27日,通威股份終止原擬定增募資160億元,用于投資40萬噸高純晶硅項目。
在2023年宣布跨界光伏企業的項目是否能在2024年如期推進仍需進一步觀察。據國金證券研報數據,截至2023年末,光伏行業“老玩家”及新進入者的TOPCon(全稱Tunnel Oxide Passivated Contact solar cell,隧穿氧化層鈍化接觸太陽能電池技術)產能規劃達到495GW。但是從結構上看,非一體化、非上市公司及跨界企業規劃產能約為231GW,占比接近一半(48%)。
2023年三季度起,皇氏集團、向日葵、樂通股份、奧維通信等多個跨界企業終止或減少TOPCon、HJT(全稱Heterojunction Technology,異質結技術)等光伏項目投資。業內預計,2024年部分規劃產能實際落地或將低于預期規劃。
跨界光伏終止最近的例子發生在2023年10月19日。奶企皇氏集團在對深交所問詢函的回復中表示,考慮到TOPCon電池屬于重資產投入,后續仍需要投入較大資金,當前行業競爭激烈,公司決定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保障公司未來持續發展的核心主業上,因此對TOPCon高效太陽能電池工廠項目投資作出相應調整,轉讓子公司安徽綠能(TOPCon項目投資主體)的控制權。
2024市場預判
2023年的中國光伏企業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從裝機量來看,據國家能源局數據,我國2023年前11個月光伏新增裝機163.88GW,同比增長149.4%。
不過,光伏行業是否能每年都保持這樣的高增長?
“2024年全球光伏需求還會有所增長,但是增速將會放緩,預計在2023年的市場基礎上增加20%。”隆基綠能(601012.SH)在2023年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早有預言,國內尚有很多積攢的項目處在實施過程中,所以國內市場需求還會有所增長。海外市場多年一直保持著20%至30%左右的增速,美國市場因為反規避等管控措施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晶科能源董事長李仙德表示:因為2023年的出貨量遠遠超過原來的預期,所以會對2024年的增長帶來壓力,我認為2024年的增長肯定沒有2023年這么快,但是市場需求還會增長,估計會在20%至30%的幅度。
據第一財經記者最新獲悉,晶澳科技2024年硅片、電池、組件各環節產能均將突破100GW。2024年該公司在國內鄂爾多斯基地有30GW拉晶、30GW切片、30GW電池、10GW組件一體化產能項目在建,海外越南基地有5GW電池項目在建,美國基地有2GW組件項目在建。待這些項目落地后,公司硅片、電池、組件各環節產能均將突破100GW。
集邦咨詢預計,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的中性預期為474GW,同比增長16%,與2023年59%的增速相比,增幅明顯大幅放緩。
第三方行業機構InfoLink表示,部分國家為保障能源上的自主性,近年開始對光伏產品產地進行限制。在光伏組件價格顯著下降的情況下,仍看好2024年光伏市場的成長,預期2024年組件需求仍將保持約15%至20%的增長。
“總的來看,預計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增速在2024年有所放緩,回歸理性增長。”集邦咨詢分析稱,當前電網容量不足和風光消納問題已成為制約各國光伏需求保持高增長的一大關鍵點,需待電網完成階段性升級或儲能裝機放量后,全球光伏裝機潛力才能進一步釋放。”
國際能源署(IEA)預計,到2024年,全球光伏產業供應鏈布局中,我國光伏產業鏈各環節將繼續主導全球的產能增量與存量,占比有望進一步上升。
站在2023年歲末,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在光伏行業年會期間公開表示,我國光伏產業在加快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存在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如各自為戰和無序投資導致行業忽冷忽熱和冷熱交替。很多主營業務不是新能源的企業跨界涌入光伏行業,導致產能的加速過剩,這些新企業由于技術、人才和管理能力不足導致經營問題很大,甚至有些企業投產之日就是停產之時,現在是進退兩難。
面向2024年,高紀凡提出了系列建議,比如建議大型國有能源企業不要再采取低價中標的招投標方式,海外占了60%的全球市場需求,很少是低價中標。他還建議,行業協會商會組織光伏企業開展自查自糾,自覺規范銷售行為,加強行業自律,避免陷入虧損的“價格戰”。
作者:陸如意 來源:第一財經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