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北京召開的全球發展倡議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網絡閉門會議上,晶澳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澳科技”)入選全球發展倡議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網絡典型案例。
實現“新型工業化”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任務,而晶澳科技正積極參與這一進程。晶澳科技董事長靳保芳提出,科技創新是推動光伏發電普及應用的最重要驅動力,晶澳科技始終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不斷推出受市場歡迎的高效電池和高可靠性組件,并協同智慧能源、光伏新材,為客戶提供綜合性清潔能源解決方案。
在晶澳科技石家莊生產基地,集智能制造、研發和人才培養為一體的“集群高地”正在“拔地而起”。這座占地12.6萬平方米的“智造”基地中,400多臺IGV(智慧型引導運輸車)來回穿梭,有條不紊地完成搬運工作。據了解,晶澳科技石家莊生產基地總投資102億元,一期具備年產10GW切片及10GW電池片產能規模,產品發往晶澳科技在河北邢臺、內蒙古包頭、江蘇東臺、安徽合肥建設的組件基地,生產太陽能光伏組件再銷往全球。
在自動化、智能化設備系統的支撐下,該基地電池車間一天可以加工生產400萬片電池片,在降低不良率的同時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由于智能檢測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快速響應,從而減少傳統制造過程中,抽檢或成品終檢在人工、物料等方面造成的浪費。
據悉,為促進智能化、數字化賦能光伏產業,晶澳科技加大了在這一領域的研發投入。在1月6日舉行的2024晶澳生態朋友圈跨年會暨新產品發布會上,晶澳科技聯席執行總裁李守衛表示,“我們自主開發的系統,如‘晶系列’產品,對于提高現場的管理,提高人效提供了很多幫助。”
據李守衛介紹,晶澳科技通過設備升級、植入傳感器等方式,實現了傳統設備向智能設備的轉變。其自主開發的“晶豹”系統,可以有效進行故障檢測,降低“漏檢率”;而“晶魚”系統則能夠完成智能化的項目反饋。他指出,晶澳科技將結合GPT等人工智能技術,通過大數據積累,建立設備管理系統,實現人工智能對設備的維修維護、預修,并通過數據的診斷,在問題出現之前快速處理。同時,這些技術還將有助于探索產量的提升。
作為光伏組件龍頭之一,晶澳科技在數字化、智能化方面的轉型由來已久。早在2020年9月,該公司義烏生產制造基地建成投產時,就已建成了當時業界最大的單體組件智能制造車間。自立項之初,義烏基地就確立了創新驅動、數字驅動、智能引領的高質量建設發展路線圖——5G+智慧工廠、AGV(自動導向車)多場景應用、數字化賦能系統、全生命周期追溯、三維智能立體倉、大數據中心等。2022年,該項目產值營收均突破百億元。
“我國提出的‘中國制造2025’目標,智能化、數字化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崩钍匦l強調,由于技術在不斷提升和迭代,數字化、智能化將“永遠在路上”。他表示,晶澳科技正在結合華為等“第三方支持”,做好全方位的梳理,實現其建設“燈塔工廠”的目標。
作為光伏行業的龍頭企業,多年來,晶澳科技不斷加大在產業升級和融合發展、綠色制造等方面的布局。據靳保芳介紹,晶澳科技正在積極建設零碳智慧工廠、零碳供應鏈、推動組件回收研究應用,以自身的綠色實踐助力廣大客戶、合作伙伴實現綠色發展。他表示,“在包括晶澳在內的諸多行業企業的共同努力下,光伏產業新一輪發展的春天很快將會到來!
作者:吳 昊 張小寶 來源:能源發展網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