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共發電1305度,當月收益600元。到目前,我家的光伏已經累計發電10萬多度了,實現收益4.82萬元。雖然距離收回10萬元的投資還有不少差距,但是也算給全國干凈的電力盡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2月20日,李貴堂(下稱李先生)給新京報零碳研究院算了一筆分布式光伏的賬。
李先生是河北省涉縣的一名退休職工,2020年10月了解到農村分布式光伏發電是一項利國利民的事業,遂投資10萬元聯系河北邢臺一家光伏企業在自己農村老家的小院屋頂建設了33.32千瓦的庭院分布式光伏發電站。
3年過去了,雖然電站運行平穩,但預期并不理想!皬囊婚_始建設與施工方各種溝通,到后來設法上網,再到日常的管護,都很折騰人!崩钕壬硎。
作為農村分布式光伏的嘗鮮者,李先生自建光伏電站折射出當下這個行業所面臨的問題。美麗中國建設的宏大命題,也正是通過這一個個微乎其微的點而成型的,這里面有推動的力量,也有百姓所愿所盼。
2020年10月,李先生自建了屋頂光伏電站。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白華兵 攝
自掏腰包建起全村第一家分布式光伏
2020年夏,習慣網上了解信息的李先生偶然發現農村分布式光伏在很多地方大力推廣,既可以投資獲取收益,又可以減少煤炭的使用,有利于大氣環境改善。當時就心動了,經過各種網上搜尋,終于找到了安裝服務商。
“我專門跑到河北邢臺一家企業,他們帶我去看了上游的生產工廠,說按照我的需求,98片光伏面板一年怎么都可以收入2.7萬元,3年即可回本,上網調試都由對方協調,我當即決定安裝。”李先生說,雖然光伏在全國多地已經普及,但對于冀西南的山區,還是比較少見的,尤其是分布式光伏。他所在的宋家莊村,并沒有安裝的農戶。就這樣,李先生成為村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講起來容易,但真的動手干的時候,李先生才發現并不容易。
首先是建設本身,需要協助建設施工人員把組件搬上樓頂,而安裝的過程中需要固定鋼架子!斑@與視頻里看到的建筑光伏一體化并不一樣,好好的墻和屋頂都有些不忍心打眼兒。”李先生說。
幾天后李先生的小院屋頂都“蓋”上光伏面板,建設完成后,又遇到麻煩,最主要的一個攔路虎就是上網。此時,因為外來建設方無法有效協調主管部門,李先生只好親自出馬,跑部門,找窗口。
“當時都想打退堂鼓,但看著剛建成的光伏總不能一拆了之,于是硬著頭皮跑,終于跑通了各種手續。當地電網公司也給予了很大的幫助,才實現了電力上網。”李先生回憶道。
降雪過后,光伏面板上的雪水沾住一層塵土,影響到了發電效果。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白華兵 攝
3道欄成了農村分布式光伏的攔路虎
3年過去了,李先生一開始認為自己會帶動很多村民跟風建分布式光伏的局面并沒有出現,全村數百個庭院,到目前也只發展起三四個光伏庭院!俺舜逦瘯,其他的是第三方租用老鄉的屋頂建設的!崩钕壬榻B。
是什么阻礙了農村分布式光伏的發展?
首先,投資回報周期長。讓李先生耿耿于懷的是原來出售光伏板的供應商所說的3年收回投資很難實現,根據兩年來的運行情況,需要大約5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實現。對投資回報的擔憂,以及投資額度較大成了農村分布式光伏第一道坎。10萬元對于農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投入,如果由第三方投資,又面臨收益很低的問題,農民沒有積極性。與此同時,李先生也看到了其中的力量,“如果能把農戶調動起來,在有條件的地區發展分布式光伏,既可以增加農民收入,又能生產綠色電力”。
其次,在投資建設中,光伏企業的良莠不齊成為第二道欄。李先生表示,他的光伏電站后來遇到技術問題,而施工建設的光伏公司已經注銷,原班人馬轉移到其他城市開新的光伏公司了。這樣會導致分布式光伏的售后維修成了問題,“在專業人員眼中的一件小事,都會影響電站正常運轉”。
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1月16日,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發布《關于供應商不良行為處理情況的公告(2024年第1批)》,對出現不誠信行為、履約不力以及產品質量等問題的供應商進行了處理。其中,15家光伏企業被認定為串標行為被大唐集團無限期取消采購活動參與資格。
第三,因為電網容量的限制,在我國很多地區已經無法納入更多的分布式光伏,這成了一個要跨越的最高欄。當前,我國已經有多個地區限制甚至禁止新增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能源轉型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何繼江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分布式光伏對新型電力系統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然而在一些地區,電網的容量已經滿負荷了。同時,何繼江表示隨著儲能產業的發展,這些問題期待能夠解決。

國網涉縣供電公司公布涉縣2024年第一季度各鄉鎮屋頂分布式光伏可接入容量信息。圖/國網涉縣供電公司
新能源電力發展期待一套政策組合拳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去年12月達成了“阿聯酋共識”,并提出2030年可再生能源3倍增長目標。與此同時,中國光伏行業已經實現全球領跑,電池片、組件等重點環節產量產能的全球占比均達80%以上。
一方面,大家期待著中國為全球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提供更多支撐;另一方面,也期待國內可再生能源破除壁壘,在發展中實現多方共贏。
這就要求,我國新能源產業和新能源電力齊頭并進,高質量發展。因此,首先要擴大儲能規模,提高新能源電力的消納能力。
2021年9月,國家能源局發布《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指出,加快發展抽水蓄能,是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迫切要求,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產總規模6200萬千瓦以上;到2030年,投產總規模1.2億千瓦左右。截至2023年6月底,抽水蓄能達到4900萬千瓦。
2022年2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正式印發《“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指出,推動新型儲能與新能源、常規電源協同優化運行,充分挖掘常規電源儲能潛力,提高系統調節能力和容量支撐能力。截至2023年底,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3139萬千瓦。
其次,需要加強新能源發電,尤其是分布式光伏的統籌規劃,強化政策引導和產業指導,讓散戶知道不同地區的產業政策,并做出決策。
1月17日,國網涉縣供電公司公布涉縣2024年第一季度各鄉鎮屋頂分布式光伏可接入容量信息。這為投資建設分布式光伏圈定了范圍和目標。如果不同地區在圈定建設紅線的同時,也確定綠線,標明容量,方能推動產業精準發力。
最后,對光伏企業的監管也需要持續推動,確保市場行為的健康、有序。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發布供應商不良行為雖然起到了局部作用,但畢竟是一個公司行為。如何健全法律法規,形成打擊不良行為的社會氛圍,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
作者:白華兵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