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單體投資30億元的遠景零碳綠色能源裝備產業園項目簽約落地乳山。這一綠色科技領軍企業的落地,不僅補齊乳山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鏈上的短板弱項,更進一步優化了威海新能源產業結構,為威海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作為全省三大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基地之一,乳山正全力打造百億級海上風電裝備產業集群。遠景零碳綠色能源裝備產業園項目,規劃總投資約30億元,共分三期建設。一期建設大兆瓦智能風機用齒輪箱制造工廠,該項目是省內首個大兆瓦智能風機用齒輪箱制造工廠;二期建設屋頂分布式光伏、工商業儲能和充電樁,構建綜合智慧能源協同調度和優化管理終端;三期規劃建設遠景海上漂浮式風電研發測試中心、海上風電運維中心。
近期,中天高端海底電纜與光伏柔性支架項目、上海電氣異質結光伏組件項目也相繼落戶威海。中天科技集團是全球前三的海纜制造企業,在威海建設超高壓海工線纜廠房及產線的基礎上,新建光伏柔性支架項目,海工線纜項目一期預計在年底前投產。上海電氣電站集團以異質結光伏組件項目為切入點,將撬動更多上下游配套項目落地威海,幫助威海打造風光儲氫多能互補和源網荷儲一體化體系。兩個項目投資共計約30億元,精準契合威海的新能源產業發展方向,補全了海工線纜、光伏柔性支架、風機用齒輪箱、異質結光伏組件等產業鏈條關鍵環節,投產后將有力帶動威海新能源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發展。
新能源產業集群,是威海重點培育的八大產業集群之一。作為全省唯一集齊“核風光儲”新能源類型的地級市,威海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在去年年底達到501萬千瓦,占全市發電裝機的63.7%。
隨著頭部企業接連進駐,威海新能源產業初具規模,形成了涵蓋上游風場、中游裝備制造、下游施工運維的集群化發展模式。 (辛華)
作者: 來源:山東工人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