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青海省委副書記、省長吳曉軍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回應生態旅游保護問題時專門提到了“光伏羊”案例。他說,青海在沙漠戈壁灘上鋪上光伏板,水分蒸發量減少30%,風速降低50%,原來的不毛之地現在長出了綠草,牛羊又回來了,把生態保護、清潔能源發展以及農牧民增收有機結合在一起。
吳曉軍表示,青海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系統保護、系統治理,持續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突出體現為“一增、雙減、三優”。所謂“一增”就是“綠色家底”不斷豐厚,草原植被蓋度達到58.12%。“雙減”就是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持續“雙縮減”!叭齼灐本褪谴髿、水、土壤環境質量持續優良,全省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始終保持在96%以上,長江、黃河、瀾滄江出省境斷面水質保持在II類及以上,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
同時,在生態環境保護科學性轉化方面,青海也做足了文章。吳曉軍介紹,青海大力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大家比較熟悉的是“光伏羊”,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案例,把生態保護、清潔能源發展以及農牧民增收有機結合在一起。“我們在沙漠戈壁灘上鋪上光伏板,水分蒸發量減少30%,風速降低50%,原來的不毛之地現在長出了綠草,牛羊又回來了,當地牧民親切稱之為‘光伏羊’!
在普惠性共享方面,青海創造性設立生態管護員公益崗位,全省14.6萬牧民放下了牧鞭,吃上了生態飯,當上了管護員,特別是許多管護員因為離自然最近,拿起了相機,扛上了“大炮筒”,拍攝了許多作品,成了攝影家,很多作品在國際和國內一些大賽上獲得大獎!八麄兣臄z的是動物,展示的是生態,體現的是對這片土地深深的熱愛!眳菚攒娬f。
作者:潘珊菊 來源:南方都市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