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電子的主體內容包含4個部分,第一是光伏,第二是新型儲能,第三是重點終端應用,第四是關鍵信息技術,這4個部分合并起來就叫光儲端信。
近日,由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主辦的中國光儲端信協同發展大會在重慶召開。大會以“協同創新,融合發展”為主題,來自光伏、儲能、電動汽車、信息通信領域的代表齊聚重慶,共同探討我國能源電子產業融合發展現狀及未來前景。
新能源和信息技術加速融合
“新時代產業發展趨勢將是能源消費電力化、電力生產低碳化、生產消費信息化,以這三化為特征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其標志就是信息技術和新能源,所以基于此我們提出了能源電子的概念,即新能源和信息技術的結合,面向能源生產、能源應用和服務能源的電子信息技術及產品的總稱。”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電子基礎處處長金磊在大會上指出能源電子產業的內涵所在。
金磊介紹,能源電子的主體內容包含4個部分,第一是光伏,第二是新型儲能,第三是重點終端應用,第四是關鍵信息技術,這4個部分合并起來就叫光儲端信。
十年來,我國光伏產品的成本下降了80%,未來光伏成本將進一步下降,技術將進一步提升,是我國綠色經濟電力的重要來源。而光伏等新能源的發展,必將高度依賴儲能。終端則包含廣泛,既包括家具、家電、辦公等各類智能終端,也包括電動汽車,所有電氣化、信息化、智能化產品都是終端的內涵,穿插在其中的就是關鍵信息技術,從傳感物聯、電力電子、信息通信再到工業軟件、系統集成、人工智能等,這些共同構成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宏偉圖景。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理事長鄭宏宇認為,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加速,光儲端信將得到快速發展,在提升電力普遍服務水平、局部地區電力能源供應保障、系統安全支撐、促進分布式新能源消納、個性化用能服務、能源綜合利用效率提升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構建跨行業協同發展模式
能源電子產業發展,儲能是其中的重要一環。“以東數西算為例,目前我國正鼓勵數據中心多使用綠電。但是數據中心理論上需要最穩定的供電,而新能源發電是最波動的電源,中間帶來的市場潛力就是新型儲能的重要應用場景,這種矛盾越尖銳,儲能市場的機會就越大。”中國能建科信裝備事業部科技發展處副處長王小博在大會上指出。
“能源電子以光儲融合為重要基礎,為新型能源系統提升數字化和安全性的同時,也可以為能源系統接入越來越多的高級插件,使信息流和能源流充分融合,形成一個能源云操作系統,連接能源生產和能源消費,促進源、網、荷、儲、人等各能源參與方互聯互通,真正實現互聯網式的雙向交互,最終將形成產業協同、共建共贏的高質量發展生態體系。”鄭宏宇表示。
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也指出,現在的新能源不管從資源還是從技術、市場、制造、裝備各方面能力來看,已經到了一個可以蓬勃發展的條件。多年以前,雖然我們想大力發展新能源,但是那時候新能源成本還很高,技術也不夠成熟,市場規模有限,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新能源不但具備了成熟的生產能力,而且從性價比方面也開始進入純市場化的競爭階段。
“光儲端信涉及能源電子、光伏、儲能、互聯網、AI大數據等多個領域,廣泛推廣是一項系統的且長期的工程。同時還涉及技術標準、檢測認證、產品研發制造、施工建設等多個方面,為此我們必須構建跨行業的協同融合發展的模式。”鄭宏宇表示。
作者:吳濤 來源:中國電力網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