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SNECPV+第十七屆(2024)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大會”(下稱“SNEC上海光伏展”)正式開展。
從主辦方提供的數據看,有著“光伏年會”之稱的SNEC上海光伏展的規模再創新高。
據展會主辦方介紹,今年的展覽面積超過38萬平方米,全球超3600家企業參展,預計觀展人數超過50萬人次。展出內容包括,光伏生產設備、材料、光伏電池、光伏應用產品和組件,以及光伏工程及系統、儲能及移動能源、逆變器及電源設備等,涵蓋了光伏產業鏈的各個環節。
內卷、破局、技術保護,成為開展前夕被熱議的關鍵詞。
“光伏產業變化兩重天,行業遭遇歷史上最強的內卷,供需嚴重錯配,產業步入冰河期。”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說, 這一兩年光伏超級內卷,供應側同質化競爭,資本盲從,重復性的建設,跨界擠壓,唯低價中標等,給產業帶來了局部最優而非全局勝利的陷阱。
“內卷外溢的競爭,造成了光伏產品價格的急速下降。”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石永紅表示,今年1月至4月,我國光伏產品的出口量增長了30%,但價格在大幅下降。
三一硅能董事長代晴華表示,光伏是真正能解決能源重大技術突破的產業,中國企業已經在競爭中取得了全球的優勢,但是目前我們的電池片被叫做“爛白菜”,不能賺錢。
談及行業該如何破局,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建議,中央政府要統籌規劃,地方政府不能一哄而上,要提升招商引資的質量,避免招商以后留下一堆“爛攤子”,給當地經濟造成嚴重損失。
“同時,要進一步壓實相關管理部門、金融機構、行業主管部門和地方黨委政府的責任,在市場準入、審慎監管、行為監管等各個環節,都要嚴格執法,才能形成健康有序的營商環境,促進地方經濟、保障金融安全。”高紀凡說。
朱共山還認為,當前內卷加劇與行業觸碰固有技術的天花板致使準入門檻不夠不無關系。“科技上限決定產業上限,行業現有技術溢價和發電增益邊際減小,局部技術改善不足以抵抗供應鏈失衡的趨勢變化,才是產業鏈被迫內卷的關鍵。”
高紀凡提出,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大行其道,跨界跨行的企業和原有公司的高管出去創業。“隨意侵犯其他公司的知識產權能夠成功的話,哪一個企業有動力投資幾十億乃至上百億的投入從事技術創新和研發?如果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不能得到嚴懲,就不可能走出‘以創新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在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看來,光伏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成本不斷降低,最核心的驅動力是技術創新。光伏行業應該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促進產業良性發展。
鐘寶申還認為,光伏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多,從集中式電站到光伏屋頂、光伏建筑,但是光伏用于建筑領域的標準目前還不成體系,標準建設嚴重滯后于產業的發展,因此全行業需要共同努力推動適配不同場景的產品標準化工作。
作者:陸如意 來源:第一財經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