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二季度以來,光伏行業市場表現逐漸趨于嚴峻。特別是5、6月光伏各環節庫存不斷積累,使得報價處于非理性水平,各環節稼動率持續分化。
面對這一挑戰,以及利潤有待優化的迫切需求,光伏企業正想方設法積極應對。就在7月5日晚,晶澳科技發布公告稱,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累計新增借款金額合計244.94億元。該公司同時表示,上述新增借款是為了滿足公司日常生產經營需要,符合公司整體生產經營規劃,有利于促進現有業務的持續穩定發展。
光伏為資金密集型行業,對于資金需求極高。業內分析認為,更多資金可以幫助晶澳科技更加自主投入項目建設,從容應對目前的行業困境;增加資金儲備,可以保證公司日常經營運行,有助于提高抗風險能力,從而進一步助力其穿越行業發展的調整期。
無獨有偶,天合光能于本月初披露公告顯示,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累計新增借款184億元;隆基綠能也在6月宣布擬公開發行不超過100億元公司債券,這也是隆基綠能史上最大規模的可轉債融資。種種信息均顯示出光伏龍頭企業在增加資金“安全墊”方面的決心和力度。
回顧十余年前的“雙反”時期,國家曾采取系列措施支持光伏龍頭企業的發展,其中包括2012年通過政策引導金融機構資源,向頭部企業靠攏提供資金支持,以穩定經濟和促進產業升級;重點確保“六大六小”光伏企業的授信額度,其余光伏企業將受到嚴控。彼時,晶澳就是被國開行重點確定為品牌和規模實力的“六大龍頭”之一。
本月初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組織召開“光伏行業金融風險評估及行業金融生態建設專項會議”,包含晶澳科技在內的5家行業龍頭企業,以及國開行、進出口銀行、工農中建交在內的13家銀行出席會議。與會者一致認為,金融機構將繼續扶優扶強,擇優支持具備技術創新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及品牌渠道能力等較強護城河的優勢企業。
此前在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指導下,中國光伏行業協會5月下旬召開的“光伏行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也指出,相關部門將在財政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幫助光伏企業在周期內度過難關,提高行業整體的抗風險能力。
種種跡象顯示,政策將持續引導資金和金融資源向光伏產業中的龍頭企業傾斜。與此同時,在政策的支持下,金融機構將加大對光伏龍頭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從而為光伏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推動行業向更高層次邁進。
而以晶澳科技為代表的光伏領先企業,由于規模較大、技術領先、市場競爭力強,則更容易獲得金融機構的青睞和資金支持。根據晶澳科技5日晚同步披露的半年報業績預告,預計該公司2024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虧損8億至12億。對比今年一季度虧損4.8億元,盡管組件價格持續呈下行趨勢,但晶澳科技在二季度的虧損幅度相較于一季度幾近持平,并未出現明顯的擴大。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晶澳科技此次中報業績符合市場預期甚至超預期,展現出了公司在復雜市場環境中的穩健經營能力和良好的適應能力。
據悉,晶澳科技正全力投入先進產能建設,通過加快項目建設,加速先進產能迭代。截至2023年底,晶澳科技組件產能95GW,硅片和電池產能約為組件產能的90%,其中n型電池產能57GW,n型產能占比有待提升。晶澳科技預計2024年底硅片、電池及組件產能均將超100GW。隨著先進產能建設,預計n型出貨占比或將持續提升,進而進一步鞏固晶澳科技盈利能力。同時,晶澳近一年來落地投產的n型產能,也將在今年大規模放量,結合2024年n型產品市占率大幅增長的背景,晶澳科技前期投入的n型產能或將于今年集中貢獻利潤,成為晶澳科技實現新一輪增長的重要“倚仗”。
值得注意的是,光伏行業距離“轉機”或已不遠。隨著光伏價格走低,行業洗牌進一步加速。根據券商近期研報觀點,新一輪去庫周期已經開啟,三季度極端行情有望迎來轉折。
而其中,以晶澳科技為代表的光伏組件一體化龍頭企業,在產能規模、成本管理方面更具優勢,有更強的盈利能力和更雄厚的資金實力,有望率先迎來業績拐點。
作者: 來源: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