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半年業績紛紛出爐,光伏行業迎來了集體觸底反彈,市場觀點是出清,利空出盡。簡單來說,市場對光伏二季度虧損已有預期,在業績預告出爐后就等于預期兌現。
我們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主產業鏈企業均大幅虧損,甚至可以說是近幾年來光伏主產業鏈虧損最大的半年報。盡管市場面迎來觸底反彈,但基本面仍有待觀察,當前在行業之間討論的關鍵詞仍是“出清”、“穿越周期”。
縱觀光伏行業幾十年,每個新的周期出現都會涌現黑馬,短短時間內便迅速擴大體量登上行業第一梯隊,但所謂“過剛者易折,善柔者不敗”,我們回頭看時發現,在光伏周期的車輪之下,光芒越是耀眼,結局反而最為黯然,而那些低調站在聚光燈外的企業,往往能安穩邁過一次又一次的行業大周期。
為此我們可以判斷,真正支撐企業穿越周期的,往往是企業應對行業周期波動下的清醒認識,不盲目從眾,及時規避風險,做出應對策略。
說起來簡單,但實際上,在周期巔峰時,企業要想做到清醒不盲從,十分考驗上下的決策和執行,這背后更代表的是企業的精神面貌。
十九年風雨淬煉,晶澳科技不亂陣腳
作為光伏行業最具資歷的“老兵”,晶澳科技今年已經迎來了第19個夏季,作為見證光伏產業數次周期的老牌企業,從最初的三臺單晶爐起步,成長到如今年營收超800億、利潤超70億的巨頭,晶澳科技早已練就了一身泰山崩于前而波瀾不驚的本領。
對于晶澳科技的印象,絕大多數人會給出“穩健”的形容詞,即從不爭先,但永遠在第一梯隊。近十年來,晶澳科技出貨量穩定高居TOP4,呈現斷層式領先,據公司財報,截至2023年底,晶澳科技組件產能95GW,硅片和電池產能約為組件產能的90%,其中N型電池產能57GW。
面對這一輪的下跌,晶澳科技保持了穩健、不激進的應對方式,即使到了今年7月,在市場上多家頭部企業負面輿論不斷的情況下,晶澳科技幾乎沒有負面輿論傳出,足以看出晶澳科技在大周期前的穩健、不亂陣腳。
晶澳科技的臨危不亂背后,還依賴于其技術實力,對技術的不懈追求與突破,讓晶澳科技在行業周期中始終保持頭部競爭力。
重視研發:多元化技術布局
科技創新是第一生產力,晶澳科技多年來不斷加大研發投入,鞏固技術創新“護城河”。2023年,晶澳科技研發投入44.46億元,占營業收入5.45%,位居同行業前列。截至2023年末,公司自主研發已授權專利1263項,其中發明專利285項。
在持續的研發投入下,晶澳科技推出了DeepBlue 4.0 Pro系列組件,該組件采用了晶澳科技自主研發的高效n型Bycium+鈍化接觸電池技術,疊加毫秒級少子壽命低氧n型硅片、優異的表面鈍化和鈍化接觸技術、激光增強接觸優化技術、超細柵金屬化以及雙面減反膜等技術,電池開路電壓達到740mV,量產效率超過26.5%。在此基礎上,DeepBlue 4.0 Pro系列72版型組件功率可達640W,并具有更低的衰減、更優的溫度系數、更高的雙面增益、更好的弱光性能等突出特性。
而在今年SNEC期間,晶澳科技推出了0BB高效組件,通過工藝上的技術突破,增強了光吸收面積,降低了內阻損耗和IAM損失,組件功率提高到645W,轉換效率提高到23.1%以上。該方案還通過低溫焊接,減少了焊接過程中對電池片造成的熱應力,有效減少了隱裂的產生,此外,據晶澳介紹,0BB作為一款平臺技術,未來可應用到其他新興的電池技術上。
不僅如此,晶澳科技在組件應用場景上也作出了研發突破,今年推出的單玻防積灰組件秉承著晶澳“為客戶價值而生”的產品設計理念,從防積灰技術和先進封裝技術兩大方面保障光伏電站的長期高效運營。據悉,該款組件功率高達650 W,組件效率超過23.3%。通過應用晶澳專利研發的防積灰邊框,尤其是短邊框排水孔專利技術,可以提高組件排水排污性,有效應對積灰問題;此外,該組件還通過先進的封裝材料和技術,規避單玻組件被水汽侵入腐蝕等一系列問題,大幅增強可靠性。在技術研發上,晶澳科技的特點是多點布局,對于未來技術走向進行了提前布局,這也是其穿越數次周期仍走在行業第一梯隊的秘籍。
除了當前的主流TOPCon技術外,晶澳科技在HJT、BC、鈣鈦礦等領域都有技術儲備,例如在HJT技術路線上,晶澳科技在揚州設有一條1.2GW的HJT中試線,目前實驗室效率已達到行業頭部水準。而對于鈣鈦礦電池,晶澳科技研發中心有針對鈣鈦礦電池技術做研發和技術儲備,并對其發展趨勢保持密切關注。
可以說,重視研發、多元化的技術儲備,是晶澳科技穿越產業周期的主要核心。在新周期到來時靈活切換賽道,始終站在產業風口前端。
降本增效:高度自動化打造新質生產力
當前的行業競爭比拼的是生產效率和生產成本,但其背后的核心則是科技實力。其中,結合高度智能化的自動化生產是光伏制造的大趨勢,也是企業打造新質生產力、降本增效的關鍵。
相較于人工,高度自動化產線可保持24小時不間歇生產,在顆粒度更低的同時,大幅提升生產效率,并降低人工出錯率,保證了工廠高質量生產。在光伏行業產能競爭下,可大幅提升生產效率并拉低平均生產成本,提升綜合競爭力。
晶澳科技作為光伏龍頭企業,在自動化技術應用上達到了行業領先地位。
據4月份的一份報道,晶澳科技義烏基地整體運用了5G+智慧工廠、AGV多場景應用、數字化賦能系統、全生命周期追溯、三維智能立體倉、大數據技術等數字智能化手段。
其中,占地近4萬平方米的倉庫只需一個操作員來排查故障,節省大量人力物力。此外,電池車間利用全采集報表處理模式,工程師通過手機系統便可排查故障,并將排查經驗上報,變成一個內生的學習和循環,經驗共享,處理效率更高。
據介紹,如果沒有高度自動化生產,大量人員的技能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產品的一致性也很難有保證。在自動化產線加持下,將大大助推產線流轉效率、業務效率的提高。
在自動化技術日新月異的背景下,積極升級產線,打造新質生產力,也是晶澳科技在行業競爭中降本增效的關鍵,成為穿越周期的秘訣。
作者: 來源:晶澳科技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