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光伏行業2024年上半年發展回顧與下半年形勢展望研討會在浙江溫州舉辦。中國光伏業企業家齊聚一堂,探討光伏行業當前的嚴峻形勢及應對策略。
眾所周知,當前中國光伏行業正面臨嚴峻挑戰,供需錯配帶來的產業鏈價格大幅下降,多晶硅價格跌破成本線,組件開標價格持續下降,行業內企業虧損加劇。
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國內光伏行業發展可謂“冰火兩重天”,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產量同比增長均超32%,但多晶硅、硅片價格下滑超40%,電池片、組件價格下滑超15%。
對于這一輪光伏周期調整時間會持續多長時間,不同企業發表了不一樣的看法,晶科能源官方微信號發表了董事長李仙德的觀點:
因臨時有事,我錯過了溫州會議,千里之外依舊能感受空氣的凝重。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難”不同。
做好現在的周期可能變為常態的準備。
結構化的思維和結構化的表達下,大家把造成行業現狀的原因都歸納很充分了:地方政府和資本入戲過深、專利的不尊重、過度講無作為的技術故事、新攪局者留下的一地雞毛、逆全球化比想象更兇猛……但關于怎么開方、怎么治療,似乎一時也沒能形成什么思路。這行業還能難到什么程度?我反而自問自己幾個問題:
重新定義產能過剩,無論你組件多便宜,效率功率多高,未來不被需要的產能就是過剩,那未來需要什么樣的產能呢?本地制造的、綠電制造的、有當地服務團隊支持的、有光儲一站式方案的,這種產能才是被需要的。
在一個希望有技術專利壁壘,又希望技術能成為主流,被同行跟隨,形成規;鷳B鏈,從而更具經濟性,這么一個矛盾的行業里,如何運用好專利這把利器,既能形成專利威懾又能實現專利貨幣化,但同時避免專利戰這種兩敗俱傷呢?專利授權、付費授權使用或許是最佳辦法,而對于“不打招呼,拿來就用”的做法,支持堅決打擊。
在一個劇場里只需要兩種人,演員和觀眾,制造者是演員,使用者是觀眾,其他的人,那些個無關的,盡快清場,還行業一個純粹,給企業一個自主。
不要一邊呼吁企業加速淘汰關停落后產能,一邊企業采取一點動作就大肆夸大渲染。建議企業家們卸載微信,關掉Wifi,“不要臉、不著急、不害怕、信自己”,你,穩贏。
創新不僅僅在于技術,創新是在于認知和意識,既然一定要走出去,那就換一種姿態和姿勢走出去。自信一點,你的籌碼已經不少。
作者: 來源:中國網財經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