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智慧農業光伏技術受到沙特阿拉伯青睞。記者7日從寧夏回族自治區商務廳獲悉,中沙共建“光伏智慧農業節水科技園”及“智慧恒溫節水光伏小屋”項目合作近日達成。
項目合作方計劃用5年時間在寧夏紅寺堡工業園區、沙特利雅得納蘇爾親王農業基地建設萬畝“中沙光伏智慧農業節水科技園”和100畝“中沙智慧恒溫節水光伏小屋”,并在中阿旱區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示范推廣以智慧恒溫節水光伏大棚為主的節水農業、休閑旅游、康養休憩等典型樣板7萬個,預計實現產值10.6億美元。
7日,在寧夏銀川市西夏區鎮北堡鎮的一處智慧恒溫節水光伏小屋內,一排排綠油油的蔬菜長勢喜人,依靠光伏發電提供的綠色能源,這里農作物的給水、施肥、噴霧、控溫等實現了智能控制。據該項目研發團隊教授孫兆軍介紹,經過多年的研發,此項技術解決了傳統大棚溫度難以控制的問題,實現了四季恒溫,成功突破了旱區農業“卡脖子”問題,同時借助中阿技術轉移平臺,吸引了眾多阿拉伯國家企業尋求合作。
近年來,寧夏依托中阿博覽會平臺,積極與阿拉伯國家開展經貿往來合作,并充分發揮中阿技術轉移中心作用,積極探索中阿科技交流合作。截至目前,先后布局建設了阿盟、沙特、阿曼、埃及等8個技術轉移海外雙邊中心,成為暢通中阿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渠道。
中國—阿拉伯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主任吳立峰介紹,通過雙邊技術的合作交流與培訓,中國相關的技術成果正逐步在阿拉伯國家進行示范推廣,同時通過雙邊的交流合作,中國在22個阿拉伯國家和地區培育了一批技術人才,越來越多的技術開始在阿拉伯國家逐步落地,并轉化為實際的生產力。(完)
作者:于晶 來源:中新網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