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意大利能源部舉行首次農業光伏發電項目拍賣,計劃拍賣規模為1吉瓦,最終收獲1.7吉瓦的超額認購。按照規劃,這些項目將于2026年并網發電,有望推動意大利光伏發電新增裝機規模增長。
去年以來,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歐盟國家都批準了一些農業光伏發電項目,并出臺了不同程度的利好政策。截至目前,歐洲農業光伏產業尚處于發展初期,如果順利實現商業化運營,將為歐洲光伏產業發展提供新路徑。
雙重用地概念興起
建設光伏發電站需要大量土地,隨著能源轉型加速推進,加之社會用電需求不斷走高,光伏產業實現快速發展,新增裝機規模保持增長,光伏用地問題開始獲得關注。有研究機構測算顯示,歐美光伏發電站占用土地將主要集中在農業用地。為保證雙產業共同發展,實現雙重用地將成為未來歐洲發展光伏產業的新途徑。
歐洲將包含農林牧漁在內的農業及與農業緊密相關聯的產業,與光伏相結合發展的產業統稱為“農業光伏”。歐洲農業光伏產業支持人士認為,兩者是生產互補關系,光伏不會對農業產生消極影響,而且可以幫助農場實現收入多樣化,增強能源彈性、減少碳足跡。
美國佛蒙特大學等高校研究顯示,光伏板和植物是共生關系。雖然所有植物生長都需要陽光,但過強的陽光也會給植物帶來消極影響,光伏板的存在抵擋了最強烈的光線,降低了溫度和土壤水分蒸發速度。植物則通過釋放水蒸氣,幫助光伏板降溫,提升光伏板發電效率。這對于農場來說是雙贏。
不僅如此,美國國家實驗室研究顯示,光伏板的遮陽以及保持土壤水分的作用不只對作物有好處,還有利于昆蟲生存和繁衍。在全球昆蟲數量不斷減少的當下,這給發展農業光伏產業增添了新理由。
在歐洲力圖實現能源獨立的背景下,歐盟各國日益重視光伏產業發展,農業光伏概念興起后,越來越多的歐洲能源企業、高校或機構研究所以及農場都表示,希望助力該產業發展。
各國頻發利好政策
上述背景下,歐盟各國紛紛發布利好政策,推動能源企業進軍農業光伏。
以意大利能源部舉行的農業光伏發電項目拍賣為例,意大利計劃投入9.2億歐元用于支持農業光伏發電項目建設。中標者不僅可以獲得占比達40%的項目建設安裝補貼,還可以享受20年的上網電價補貼。
歐洲認證服務集團Rina可再生能源高級主管阿萊西奧·平佐內認為:“此次招標是一個獨特的發展機會,如此慷慨的資金補貼將助力農業光伏產業發展。”蒙特爾新聞網援引業內人士觀點稱,拍賣結果遠超預期是由于企業看到了意大利政府對于農業光伏發電項目的興趣和支持,這提振了該產業發展信心。
在業內人士看來,本次意大利農業光伏發電項目超預期拍賣主要是由于政策加持,項目建設安裝補貼占比高達40%,已經讓能源企業“回血”。
無獨有偶,今年9月初,法國也批準了450兆瓦的農業光伏發電項目,項目可以簽署長期購電協議,同樣獲得了政策支撐。值得注意的是,4月,法國政府還公布了新法令,規定了農業光伏發電項目安裝標準和條件,為農業光伏產業發展鋪平了道路。
雖然目前歐洲農業光伏產業發展尚需依靠政策支持,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市場需求正在被激活。
歐洲可再生能源開發商ReFeel公司高管馬特奧·多納蒂表示:“如此積極的投標結果說明市場對農業光伏的需求已經顯現,兩者相結合發展的好處開始被認可。”
有測算顯示,預計2024年至2032年,歐洲農業光伏產業市場規模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6.6%。如果農業光伏產業推行順利,將成為光伏新增裝機規模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
技術存在不確定性
數據顯示,2023年,歐洲農業光伏市場規模達15億美元,不過,多數項目還停留在試驗和示范階段。
法國能源公司Engie日前發布了農業光伏發電項目最新試驗成果,其與法國國家農業研究所合作建設的100千瓦農業光伏發電站發電量較同等功率普通光伏發電站高30%。該項目測試時間為期兩年,采用垂直安裝模式,所有光伏板像墻面一樣豎立擺放,發電時間從早5時延續至晚8時,長于普通光伏發電站發電時間。同時,垂直豎立的光伏板減緩了風對該區域氣候的影響,土地濕度更高,草長勢茂盛。
實驗結果顯現出農業光伏發電項目的優勢,然而,目前相關技術并不十分成熟,還沒有實現商業化運營,不穩定性較強。
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在最新報告中表示,終端市場對農業光伏發電項目的認可來自于相關技術的可行性和實用性。雖然很多研究已經證明兩者結合是有益的,但產業尚處于早期發展階段,是否真正能發揮積極作用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另一方面,在終端市場需求顯現的情況下,技術的發展能否趕上需求也是要思考的問題。我們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德國超70%的農場主有意愿安裝農業光伏發電項目,這主要是由于光伏發電可以帶來額外的收入,同時希望光伏板可以發揮遮陽保濕的功能。若技術的進步速度不及預期,那么這些潛在客戶也可能會消失。”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研究人員直言。
作者:董梓童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