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隨著施工機械的轟鳴聲響徹云霄,入駐左云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晉北采煤沉陷區新能源基地左云16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正式破土動工。作為國家“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不僅是省重點工程,更是晉北采煤沉陷區首批落地的新能源標桿項目,標志著左云這座傳統能源大縣向綠色低碳轉型邁出歷史性一步。
破局:采煤沉陷區的生態涅槃
晉北地區作為我國重要煤炭生產基地,歷經數十年高強度開采,形成了大面積的采煤沉陷區。面對土地復墾難題和生態修復壓力,左云縣創新提出“新能源+生態治理”發展模式。項目選址于生態脆弱的店灣鎮采煤沉陷區,通過“板上發電、板下修復”的立體開發模式,將建設光伏矩陣與植被恢復、水土保持同步推進。項目建成后,不僅可以帶動地方經濟發展,還可減少水土流失,提高植被覆蓋率。
布局:百億元投資構建新型能源體系
該項目總投資62.8億元,規劃建設總裝機容量177萬千瓦,其中光伏發電160萬千瓦、風電17萬千瓦。項目創新采用“風光儲一體化”設計,配套建設400MWh儲能系統,通過智能調度平臺實現源網荷儲協同運行,減少傳統能源使用,提高能源利用率,項目預計在2026年竣工投產。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項目將接入正在建設的大同-懷來-天津北-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壓輸電通道,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區輸送清潔電力約35億千瓦時,相當于替代標煤9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52萬噸。
賦能:能源革命下的縣域經濟轉型
作為國家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的重要實踐,該項目承載著多重戰略使命。左云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王俊云表示:“項目投產后年產值可達12億元,創造就業崗位300個,更重要的是將帶動新能源裝備制造、智慧運維等產業鏈發展,預計可撬動上下游產業投資超百億元。”晉北采煤沉陷區新能源基地左云項目將生態修復、產業導入、民生改善三項重要工作進行融合,協同發展,為同類地區轉型提供了可復制經驗。目前,左云開發區已吸引8家風電光伏企業入駐,產業鏈項目總投資達99.95億元。為打造省級綠色低碳循環示范園區,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屆時這片曾經傷痕累累的土地,將煥發出綠色新生的澎湃動能。
攻堅:政企協同打造
為保障項目高效推進,左云開發區建立了“五個一”推進機制:一個項目專班、一套定制方案、一張進度清單、一組要素保障、一項考核辦法。開辟綠色通道,壓縮審批手續辦理時間,創新實施“拿地即開工”審批模式。左云開發區將為項目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務,力促項目高效率推進、高標準施工、高質量建設,爭取讓左云的綠電早日潤澤左云造福國家。
作者: 來源:左云經濟技術開發區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