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德國總理默克爾團隊將與中國總理溫家寶會晤。雖然,此前德國方面一再強調默克爾訪華將避談太陽能糾紛。但隨訪的德環境部長阿爾特邁爾將主動談及歐盟對華光伏產品貿易救濟調查事。默克爾也將敦促雙方為德中企業在各自國家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默克爾之行意義重大中德光伏太陽能產業呈現曙光
面對削減德國光伏補貼政策的推動者默克爾,光伏業界雖不敢寄予太多希望,但就當前德國政治、就業和德國光伏企業在中扮演的重要位置,默克爾不得不更加小心的應對光伏雙反這一前敏感話題。
業內人士向世紀新能源網記者表示,事實上中國大多數晶硅電池設備、多晶硅提純設備、薄膜設備、多晶硅料、漿料、EVA等等都來自德國、美國等國家。像設備企業歐瑞康、MANZ、GTAT、Centrosolar、BTU,漿料企業福祿、杜邦、Heraeus,EVA企業3M、首諾、普利司通、道康寧,多晶硅企業瓦克、REC等等,他們都占據產業最高利潤的金字塔,現在之所以產能階段性過剩,99%就因為他們出口了過多的設備。現在孩子多了,糧不夠了,怎么辦?美國將禍根根結到了中國,德國也想把責任推給中國。
而作為光伏最大應用市場的德國還未意識到,雙反將帶給兩國產業毀滅性打擊,中國光伏業者也表示,中國與德國的商會互訪活動還應加強,德國方面對光伏雙反的后果認識還不全面。
海關數據顯示,中國光伏產品每年出口歐洲總額超過百億美元,出口份額高達60%,中國光伏產業相關就業人士超過百萬,若歐洲雙反,中德雙方光伏行業都將遭遇最大危機。
雖然,此前德國方面一再強調默克爾訪華將避談太陽能糾紛。但中方還是希望借助默克爾訪華契機,讓德方深入的了解中國光伏產業現狀和雙反影響。杭州光伏協會秘書長趙永紅認為“此次,雙反互訪對反傾銷立案程序不會有太大影響,但對立案以后的處理過程將產生一定影響。中國是歐盟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高層非常重視歐盟光伏雙反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