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記者從省政府了解到,青海省光伏電站并網發電已累計超過10億千瓦時(度)。目前,全省已實現了40座共100萬千瓦光伏電站按期并網發電。截至8月底,累計發電10.22億千瓦時,據測算,相當于節約標煤35.7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5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289噸,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青海省擁有廣闊的荒漠戈壁和較好的電網容量,發展超大規模光伏高壓并網電站的綜合條件居全國首位。海西州的格爾木市是全省光伏電站的重要基地,109國道、215國道和315省道在此交會,青藏鐵路,格爾木機場航線,近千公里的高速公路形成了該地區較為完善的交通立體網絡,這些都決定了格爾木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的條件。按照集中連片開發、分期建設的原則,近期正在建設之中的格爾木東出口光伏產業園區已具規模,該園區占地面積約150平方公里,同時兼顧南出口光伏發電企業。遠期,規劃建設大勒灘、大格勒、中灶火、烏圖美仁、塔爾丁、甘森光伏發電產業園區。整個建設工作穩步推進,勢頭良好,為全省乃至全國太陽能發電產業起到積極的示范作用。此外,根據《格爾木光伏發電總體規劃》,今后20年,太陽能電站規劃范圍西至甘森,東到大格勒,沿109國道、格茫公路兩側規劃場址9處,總用地面積475平方公里,總裝機容量1187.5萬千瓦,按照綜合投資成本2.5萬元/千瓦計算,總投資近3000億元。